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知罪,向太后告个罪。”
萧太后面无表情,只道:“些须小事,王伴伴休得计较。韩元帅是先帝倚重的大臣,又是朝廷的梁柱,自称老夫又如何?”因转头对那韩德让道:“元帅还请明言,不知元帅见解如何?”
韩德让便拱手一礼,点头道:“萧将军此言倒是有些见解,只是有些事情还需思虑清楚才是。我大军虽轻易破了澶州城,却是那潘美先行退却,守将欧阳湖怕死投降,才使得我军得如此大功。然我军虽围困汴京,只是此城乃是宋人都城,城内有二十万禁军,若得潘美所部,总计不下四十万,乃是禁军精锐缩在。汴梁城城高池深,易受不易攻,又是富庶之地,城中粮草充足,可守一两载。我军原来疲惫,又粮草不济,不宜久攻,此番前来,皆是绕城而过,不曾携带大型攻城器械,如何能够破的如此坚城?”
此言一出,众人在细细思之,不由叹息不已。萧一乌脸色不渝,沉声道:“眼见得宋人都城在此,却无有法子破城,急煞俺也!”言毕,大叫一声,一拳砸在大腿上,连连叹气。
萧太后见韩德让面皮上水波不兴,便软语笑道:“城虽如此难破,想必元帅早有定计,不如说出,我等皆商议一番。”
韩德让便点头道:“此事还需太后鼎力相助与我,三军将士皆统一将令,令不出二口,军不从二将,如此这般才得行如此大事。”
萧太后脸色一沉。暗道:这韩德让老谋胜算,趁此时机行夺权之事。也罢,如今且先见他如何行事,若是破了这京师,再作计较。如今大辽兴盛,便在此一战,不如放手一搏罢了。一念及此,便道:“如此,本宫便传下懿旨,自今日始,全军只从韩元帅一人号令!”
韩德让捋须而笑道:“老夫谢过太后信任。”
萧一乌急道:“若是破不得城,又当如何?”
韩德让笑道:“老夫便自缚,亲向太后请罪,从今往后不再任三军统帅,自请乞骸骨就是。”
萧一乌点头道:“如此,某便听你之言,从你号令。只是望元帅记得一己之言。”
那韩德让领命后,便安排人手,一面使人混入城中,四处散播谣言,直言:辽人大军围城,潘美怕死,不敢应战,宋人皆是懦弱之人,无血气勇猛之士。一面大军后撤五里,使人送信入汴梁城。
那潘美这日升帐,便听闻辽人信使到。便传令入见。那辽使大模大样,趾高气扬而入,只冲那潘美一拱手道:“本官今日奉太后旨意,传来口信:太后言道,如今我大军围城,然宋人全无血勇之士,便是皇城国都都不能保,是令人大失所望。如今我军后退五里之路,你等宋人若是有一腔忠君报国之心,若是有血勇敢战之心,便出城与我军大战一场,我军保证,即便你等败退,也不追赶,趁势攻城。”
话语刚落,便听得帐边一人怒喝道:“辽人欺我太甚,待我砍了你的狗头再言。”
那辽人浑然不惧,只是冷笑道:“原来宋人只会斩使者之头,却无勇力斩我军将士之头,可笑可叹,宋国果然无人,便是皇帝逃遁,也是理所应当。”
那人怒极反笑道:“辽狗欺人太甚,回去告诉你家太后,便说,我大宋殿前司太尉高琼,来日必与之决一死战,以显我大宋军威。”
待辽人使者退下,潘美皱眉道:“高太尉行事却孟浪了一些,如今本帅尚未下令,你如何便要应下辽人挑唆?岂不是乱了我军令?”
高太尉冷笑道:“潘元帅自是畏辽人如虎,我高琼却是不惧,我城中禁军精锐便有二十余万,辽人原来疲惫,我等以逸待劳,如何不能胜之?况今日辽人后退五里,正是我军大好时机,潘元帅若是畏惧辽人,某便与辽人一战。”
潘美叹道:“太尉忠勇之士,实令人感佩,只是那辽人士气正高,我等便是精锐之师,也要损失颇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是为将者明智之举。”
高太尉道:“为将者,岂能不因地制宜?巧设计谋?如今辽人后退五里,我等趁此辽人安营未稳之时,至夜半时分,我亲提大军劫营,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必然能够大获成功。”
潘元帅点头道:“太尉所言甚是。只是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才好,贸然行事,定然破绽百出,让那辽人反攻过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高太尉诧异道:“元帅也赞同于我?”
潘美点头笑道:“高太尉拳拳报国之心,潘某心中感佩,只是兵者凶险之事,若不谨慎待之,恐反遭其噬啊!是以不可不慎。”
高太尉摇头笑道:“兵者,在于战机,如今战机便在眼前,我又如何肯放过?元帅放心,我只领我所部兵马,出战,元帅宽心就是,待到明日,再听我捷报就是。”言毕,告辞而去。
散帐后,潘美回府,那潘维固入见道:“父亲如何肯如此这般待高琼那厮?分明是不听父亲号令,独断行事,却不知父亲是统帅还是他是统帅。”
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