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日渐有些乾坤独断之意,如此做派,只怕于百官不利,于大宋长治久安不利。只是如今非常之时,官家行如此手段,断无可非议,只是日后在如此,只怕非社稷之福。
两人都没有头绪,默默相对一会子,便各自告辞而去不提。且说宁海军大胜辽人,传遍大宋各地,那些正聚集于兴庆府各路军马俱各不安。又正赶往兴庆府各路军马亦半途而歇,观望不前。那楚王赵元佐心中不胜之怒,便唤了那潘美来说话。
潘美前往楚王府中,与前事厅中拜见了楚王。楚王赐了座,便笑道:“太师如今想必听闻的一些风声,却不知太师如何看待此事?那苏文被官家封了个甚么诸路军马统制,节制各路诸军,如今又将辽人击败,使得辽人后退五里扎营。眼见得圣上便要吃他救了,却不知太师如何法子?”
潘美笑道:“臣下不知楚王如何来思虑此事。若是楚王奉当今陛下之命,也罢了,只将各路诸军吩咐与那苏文便是。如此楚王依旧做得楚王。只是不知官家得胜回朝之后,却心思如何?”说道此处,不觉微微一笑,又道:“若是楚王不奉官家诏令,便可强将那诸路兵马留在兴庆府,若有人不服,便可去其职,使其白身而去兴庆,叫他兴不起风,做不得浪。”
楚王赵元佐点头沉吟道:“此言甚是,只是若不奉召,圣上意下又如何?”
潘美大笑道:“若楚王不奉诏,又如此在意官家之意若何?臣虽不才,却也是领兵老臣,手下将士二十余万,对楚王殿下忠心耿耿,若是楚王吩咐,必将置生死于度外,不计前程名誉,只顾为楚王殿下计较便是,臣愿做楚王殿下手中利剑,只是楚王可曾做得那执剑的人否?”
楚王闻言心中暗喜:这潘美分明是表明心迹。他两番弃城而走,一城重似一城,只怕是早已不容于官家百官,如今却效忠于我,却也是一条好出路。果然是个敢作敢为之人。如今这潘美手中拥兵二十余万,皆是我大宋禁军精锐,如今又得诸路各军近十万之数,虽皆是乌合之众,然军士众多,亦不可小视,若如此,那我又不奉诏,官家又奈我何?”
一念及此,楚王亦大笑道:“太师之言甚为有理,如今只怕各路诸军不肯听我号令。欲要使得各路诸军效命于我,如之奈何?还望太师不吝指教一二。”
潘美听闻此言,亦知这楚王心中所想,不觉将那心放于肚中笑道:“此事易耳,楚王何不效法太祖皇帝之事?且请各路诸军都监、统领吃酒就是。”
楚王不觉大笑道:“果然是太师老成谋国之言,元佐受教了。”一时计议已定,两人又说了一回话,临别是,楚王亲送出王府大门。潘美亦安然受之。
次日,各路诸军便受了楚王请帖,要在那楚王府中设晚宴以款待众位不辞辛劳,前来会盟的各路诸军都监、统领。楚王相请,何等殊荣,各路领军出征不过是一州一府的兵马都监、统领罢了,官不过五品,并不过数千,楚王何等之人?受邀之人俱各欢喜。然亦有明事之人,却忧心忡忡,心怀忐忑。
却说着诸路军马中,有个江南东路江南军都监姓王名忠的,是个实诚君子,当初听闻天子失陷应天府,便心急如焚,与府尹商议起兵救驾。那府尹如何不应?当即点起兵马五千余人,起兵前往应天府。行不过三五日,便听得兴庆府楚王遍发书函,要在兴庆府会盟诸路军马,同讨辽人,就圣驾于水火之中。
那王忠虽不喜楚王收留败将潘美,却也一心要救官家,便将军马引入兴庆府中。却不料,楚王召集了诸路各军,却不动声色,又并无发兵之意,心中不禁疑惑、焦躁。及至听闻杭州宁海军都监苏文领了两万兵马前去应天府,并未奉命前来兴庆,便一心要前往应天府与苏文会合。那楚王只是不允,心中愈发对楚王不忿。
这日又有亲兵捧了楚王帖子而来,说是要宴请各诸路军马都监统制,心中不由愤愤道:这辽人尚自围困应天府,虽说苏文之宁海军善战,只是却不曾动摇的辽人根本,辽人暂后退五里,应天府之围却并未解除,如今楚王却要宴饮,如何将陛下安慰系于一身?当下便将那书函丢在一旁,不再理会。当夜也不曾去的王府赴宴。
是夜,月上初时,便隐约听得那王府之处,似有管弦丝竹之声传来,却是好一个热闹所在。王忠心中焦躁不安,心中愤愤,只要发作,却无法可想。心道:我困在此处日久,却不能救陛下与万一,今夜我何不弃了这楚王,领了本部人马前往应天府去?
正思虑间,不觉过了子时,那管弦丝竹之声似有停顿。心中方才好些,正要亲兵点起军马,连夜出城。却听的亲兵闯入来禀道:“大人,事有蹊跷,如今在那兴庆各路口,皆有禁军把守,禁军军马调动异常,莫不是今日有事不谐?”
那王忠岂是一个莽汉?回头细细思量了一回,心道:此事必有古怪。如今那苏文大胜信儿传来,诸路军马都监、统制多心有不安。楚王却丝毫无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