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陪女友回老家过年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啊,我们这儿的人都说,兰州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上官敏打趣道,随即又认真地说,“可就是这股风,吹得人骨头硬,脾气直。”
    车子行驶在略显颠簸的国道上。车厢内,乘客们大多沉默着,或闭目养神,或呆呆地望着窗外。只有几个看起来是返乡的年轻人,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用浓重的乡音兴奋地谈论着家里的年货准备得怎么样了。
    上官敏靠在许海兵肩上,轻声细语地给他介绍着沿途经过的地名和风物。
    “看,前面那是皋兰山……那边有条小河,夏天水挺清的……哦,过了那个岔路口,就进入白银地界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回到熟悉土地的放松和自豪感,“白银以前叫‘铜城’,是因为有大型铜矿。我们镇上也有人在矿上干活。”
    “那你们家主要是种地?”许海兵问,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揣进自己厚实的羽绒服口袋里暖着。
    “嗯,家里有十几亩旱地,主要种麦子、玉米、洋芋(土豆),还有些胡麻(亚麻)用来榨油。我爸是种田的好把式,我妈操持家务,养些鸡羊猪。我哥嫂……也在家帮忙。”上官敏的声音低了下去,似乎想起什么,抬头看了一眼许海兵,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海兵,我们家条件不太好,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房子是土坯的,院子也不大,你别……”
    “敏敏!”许海兵立刻打断她,语气坚定而温柔,用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放在自己口袋里的手,“说什么傻话呢?我是冲着你这个人来的,又不是冲着房子来的。庄户人家怎么了?你爸妈凭劳动吃饭,养大了你这么好的女儿,我尊敬他们还来不及呢!再说了,”他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带着点调皮的笑意,“我可是带着‘厚礼’来的,保证让叔叔阿姨眼前一亮!”
    上官敏被他逗笑了,心里的那点忐忑淡了些,但想到包里那一对昂贵的白酒,又有点心疼钱:“那两瓶酒太贵了,我都说让你别买那么贵的酒……”
    “第一次正式上门,礼数得周全。再说,咱爸咱妈辛苦一年,过年了,尝尝南方的新鲜水果,高兴嘛!”许海兵理所当然地说。
    车子继续在空旷的国道上行驶,偶尔与对面的车辆交会。窗外掠过的村庄渐渐多了起来,黄土夯砌的院墙,贴着褪色春联的木门,屋顶上金黄的玉米棒子垛,墙角堆着整齐的柴禾垛,偶尔能看到穿着臃肿棉袄的小孩在路边追逐玩耍,看到大客车驶过,兴奋地挥手叫喊。
    “快看,那就是黄河!”上官敏忽然指着车窗外远方一条蜿蜒的、在冬日阳光下呈现出灰黄色的宽阔河道,“我们白银就在黄河边上,不过离我们镇还有段距离呢。”
    许海兵顺着她的手指望去,那条被誉为母亲河的大河在苍茫的大地上静静流淌,显得雄浑而沉默,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
    下午三点左右,长途客车终于摇摇晃晃地驶入了白银市汽车站。比起兰州的喧嚣,白银的车站规模小了许多,人也相对少些,但年关将近的繁忙气氛不减。车站里多是短途的乘客,脸上带着回家的急切。
    “终于到了!”上官敏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活动着几乎冻僵的双腿。
    “还没呢,敏敏同志,万里长征才走了大半!”许海兵笑着拎起行李,“接下来,咱们得找‘专车’回村!”
    所谓的“专车”,就是活跃在城乡接合部和乡镇之间的农用三轮摩托车。它们通常被改装过,后车厢加了帆布篷子,两侧焊着长条座椅,成为冬日里连接村镇的主要交通工具。
    一出汽车站,立刻有好几个裹着厚厚军大衣、戴着皮帽和棉护耳的三轮车夫围了上来,热情地吆喝着:
    “师傅去哪儿?坐车不?暖和得很!”
    “XX镇?XX村?上车就走!”
    “两位,去XX镇XX村,多少钱?”许海兵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问。
    “XX村啊?”一个面色黝黑、皱纹深刻的车夫打量了一下他们俩和行李,伸出带着厚重棉手套的手比划了一下,“路不好走哩,又是年三十赶着回去,一人十五块,两人三十!”
    “这么贵?平常不是十块一个人吗?”上官敏立刻用纯熟的本地话砍价,语气熟稔。
    “哎哟,大妹子,这不是过年了吗?油钱贵,天又冷,你看这天都快擦黑了!”车夫一脸为难,“要不,二十八?”
    “二十五!走不走?不走我们就等下一辆!”上官敏叉着腰,一副精明主妇的模样,看得许海兵在一旁抿嘴直乐,觉得她这“当家主母”的架势可爱极了。
    “行行行!二十五就二十五!大过年图个吉利!快上车,里面暖和!”车夫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劣质烟熏黄的牙齿,麻利地接过许海兵手里的提包,放到后车厢里。
    后车厢的帆布篷子果然比外面暖和不少,但也仅止于不冻僵而已。车厢里已经有了两位乘客,是一对回附近村子的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