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正值风沙漫天。他未及歇息,便召集守将议事,查明火器来源??竟是朝廷严令封锁的“黑铁坊”走私流出。
黑铁坊位于川蜀深山,表面为普通铁匠铺,实则暗中铸造违禁兵器,买家遍及西域诸部。其背后主使迟迟未能查清,只知每笔交易皆通过匿名信鸽联络,资金经胡商钱庄洗转,极为隐秘。
李承武派出十队密探深入西南,自己坐镇敦煌指挥。三个月后,终于截获一只信鸽,破译密信,线索直指京城一位退休老尚书??裴元衡。
此人曾任户部右侍郎,新政初期曾激烈反对《共筑令》,称“以商乱政,必亡国”。后称病归隐,闭门不出,谁料竟暗中勾结外敌,意图颠覆社稷。
消息传回,满朝震惊。裴氏乃百年望族,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许多人立刻上书求情,称其年迈昏聩,或被人利用。
赵晟冷眼视之,下令:“即刻查封裴府,所有亲属软禁,不得出入。此案由岑九主审,林远协查,务必挖出全网。”
审讯持续七日。岑九不动刑,只以逻辑推演、证据环扣,层层剥茧。最终裴元衡承认:他不满新政削弱士族特权,遂勾结胡商,资助叛军,妄图制造边乱,逼朝廷废除改革。
庭审当日,赵晟亲临。他望着这位曾教过自己经义的老臣,缓缓问道:“你一生读圣贤书,可知‘民为邦本’四字何解?”
裴元衡垂首不语。
“你口口声声礼法纲常,却任由外敌屠我百姓、辱我妇孺。你说新政坏了规矩,可真正的规矩,是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而非少数人高高在上!”赵晟声音渐厉,“今日若赦你,何以对千万纳税修渠的黎民?何以对死在断龙岭的工匠?何以对被掳走的母亲与孩子?”
言罢,他宣判:“裴元衡通敌叛国,罪无可赦,斩首示众。其家族三代不得科举,田产充公,子孙贬为庶民,永不准入仕。”
又加一句:“自即日起,凡官员退休,须公开十年内所有收支,接受百姓质询。此谓‘退仕审计令’。”
刑场设在西市,观者如堵。行刑前,一名被救回的妇女抱着幼儿走上前,将一杯黄土洒在裴元衡脚下:“这是我家门前的土。你毁人家园,就带着它的怨恨走吧。”
刀光落处,人头滚地。
此事之后,朝中再无人敢明言反对新政。但赵晟并未松懈。他知道,权力的诱惑如同野草,割了一茬,若根未除,来年仍会疯长。
于是,他命林远起草《权力分流草案》,提出设立“四方评议会”:由巡政使代表、工商联合会、学者集团与退役将领各推举十人,组成常设顾问机构,对重大政策进行前置审议。虽无决策权,但可否决权??若四派中有三派反对,皇帝必须重新考虑。
“这不是削弱君权,”赵晟对犹豫的岑九说,“而是让权力听得见风声雨声读书声。”
岑九沉思良久,终点头:“若如此,法统可继,民心可安。”
次年春,四方评议会正式成立。首议议题便是“是否开放海外通商”。以往此类决策皆由皇帝与内阁闭门决定,此次却提前一个月公布方案,允许百姓写信参与讨论。短短二十日,收到民间来信八千余封,其中七成支持开海,但要求设立“海贸监管局”,防止豪强垄断。
最终会议表决,三派赞成,一派保留意见。赵晟顺民意颁旨:准许与东南亚、阿拉伯诸国有限通商,首批开放泉州、广州、登州三港,设立海关,征收百分之十关税,所得专用于海防建设与渔民救助。
此举催生了新一代海商群体。一位原为渔家女的女子周婉儿,组织百艘渔船改装商船,组建“南海船帮”,三年内打通至马六甲航线,带回香料、宝石无数,又被百姓称为“海姑娘娘”。
与此同时,沈知意推动的“女子参政试点”也在江南展开。她选拔百名识字女子担任基层巡政使,主管户籍、教育、医疗事务。起初阻力极大,有乡绅放言:“女人管事,鸡犬不宁。”
结果一年下来,这些女官辖区的纠纷调解率高出男性同僚三成,百姓满意度达九成以上。更有少女写信说:“我将来也要做巡政使,像沈大人那样说话算数。”
沈知意读信落泪,将信珍藏于匣中。
岁月流转,不知不觉已是新政推行第七个年头。
这一年的冬至,赵晟再次微服出巡。他来到通济渠畔一个小村,见家家户户门前果然立着石碑,上书“我家出资修国渠”七字,有的还描了红漆,在雪中格外醒目。
他在一家门口停下,屋内传来孩童背书声:“天地初开,万物有序……民之所向,政之所行……”
开门的是位老妇,认出他是皇帝,慌忙要跪。赵晟连忙扶住:“老人家,如今不兴这个了。”
老妇含泪笑道:“您不来,我们也天天念您。我儿子在渠上做工,去年积够劳绩点,孙子进了学堂。那孩子聪明,先生说能考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