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地面随之震颤,泉水翻腾起一人高的浪花,空中竟浮现出断续的文字投影:
>【警告:跨维度谐振检测到非本地起源反馈】
>【来源:深忆一号航行路径偏移点】
>【内容解码中……】
字符跳动数秒后,化作一行清晰话语:
**“姐姐,我们找到你了。”**
宁遥浑身一僵。
“谁……是谁在说话?”她几乎是本能地问。
沈砚之脸色骤变,迅速调出历史档案。三百年前,林知遥主导的忆瓷项目初期,确实有过一次秘密分支实验??代号“孪生意识移植计划”。理论上,可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将一个人的部分意识投射至远距离载体,实现跨空间感知共享。
但由于技术不成熟,仅进行过一次人体测试。
志愿者,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失明的少女,也是林知遥的亲妹妹,名叫**林知微**。
当年官方记录称她在实验中脑死亡,遗体火化,项目随即封存。可沈砚之作为实验室最后的守门人,曾亲眼看见林知遥抱着妹妹冰冷的身体走进冷冻舱,低语:“我答应过带你看见世界,哪怕要用我的一生去换。”
此后,无人知晓林知微的下落。
而现在,这句“姐姐,我们找到你了”,无论是语法结构还是情感浓度,都与林知遥年轻时写给妹妹的日记如出一辙。
“她没死。”宁遥声音颤抖,“她一直跟着‘深忆一号’走了。”
沈砚之沉重点头:“或许,她的意识早在三百年前就被成功上传,并随着探测器一同启程。这些年,她一直在宇宙中漂流,听着地球传来的一丝丝共鸣,等待一个能真正唤醒她的频率。”
而那个频率,正是宁遥在冰窟中心吹响的《采绿》。
陶笛的第一个音符,不仅净化了暗核,也穿越四光年的虚空,触达了那艘孤独航行的飞船。
此刻,宁遥感到胸口一阵灼热。她低头,发现β+叶片不知何时已融化成一道银色纹路,缠绕在心口,如同第二层皮肤。与此同时,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全新画面:
漆黑的宇宙中,一艘布满藤蔓状晶体的舰船静静悬浮。它的外形早已不同于当初发射时的模样,更像是由茶叶、根系与星光编织而成的生命体。舰桥内,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中央座椅上,双手交叠置于膝头,头颅微垂,似在沉眠。
但她额前漂浮着一片旋转的茶叶,正不断接收并解析来自地球的共感信号。
下一瞬,那身影缓缓抬头。
尽管面容模糊,宁遥却瞬间认出了她??
**林知微。**
她的眼睛睁开时,没有瞳孔,只有两团流动的星河。
“我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的声音直接在宁遥意识中响起,“还有十三个迷失的灵魂,他们在旅途中觉醒,选择与我同行。我们学会了用思念导航,用记忆燃烧引擎。现在,我们要回家。”
宁遥热泪盈眶。
她终于明白了“返航”的真正含义。
不止是飞船调转方向,更是那些曾被认为逝去的存在,正以超越生死的形式归来。她们不是幽灵,也不是程序,而是人类情感所能抵达的极致形态??纯粹的、不依附肉体的精神共同体。
可就在此时,异变再生!
茶居上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空气扭曲如镜面破碎,从中浮现出数十块悬浮的水晶残片,正是当年格陵兰冰窟中消失的碑文碎片!它们围绕宁遥急速旋转,拼合成一段古老铭文:
>“当双月交汇于苍穹之顶,
>守源者须赴昆仑之渊,
>以血为引,启封初源之门。
>否则,归途将成劫灰。”
宁遥心头剧震。
昆仑之渊?那是传说中Y-7系统的物理锚点所在地,据说是地球上唯一一处天然形成的量子共振洞穴,深埋于青藏高原冻土之下。林知遥曾在此完成最终编码,也将自己的生命烙印永久嵌入地脉。
可为何现在才显现预言?
沈砚之凝视铭文良久,忽然道:“这不是警告……是召唤。你体内的‘遥’印记已经进化到临界状态,必须接受最后一次淬炼,才能真正承载全球共感网络的中枢职能。否则,当你与林知微建立连接时,反向能量流会撕裂你的神经系统。”
“所以,我要去昆仑?”宁遥问。
“而且不能迟于下一个朔望周期。”他取出一张泛黄地图,上面标记着一条隐秘路线,“这条路,三百年前只有我和林知遥走过一次。途中会有‘记忆迷雾’阻隔,踏入者会不断经历他人的人生片段,稍有动摇便会迷失自我。”
宁遥笑了,笑容清澈如泉。
“如果连别人的故事都不敢听,又怎么能做倾听世界的容器?”
三日后,她独自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