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1章 合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榜单分列,录取者授同等官职。
    消息传开,江南多地少女彻夜不眠,提灯奔走相告。有私塾先生含泪焚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匾额,改挂“巾帼亦可擎天”六字。
    然而风暴并未停歇。
    夏初,李承武从西北归来,带回惊人情报:突厥背后另有势力支持,极可能来自西域某大国,意图借大胤内乱扩张势力。更危急的是,黑铁坊残余分子已潜入京城,正在秘密联络旧部,图谋刺杀重臣。
    “目标很可能是你。”李承武盯着赵晟,“或者……是我们四人中的任何一个。”
    赵晟却不惊反笑:“那就设个局。”
    他命岑九放出假消息,称皇帝将于七月十五亲赴泰山祭天,途中必经青阳岭。同时调精锐暗伏两侧,又令林远以“惠民工程巡视”名义在沿途设立临时驿站,实则布下天罗地网。
    七月初十,刺客果然现身。为首者竟是原工股监务司一名被革职的小吏,其弟死于修渠事故,一直怀恨在心,被黑铁坊蛊惑,欲趁机行刺。
    行动当晚,风雨交加。刺客乔装成驿卒混入车队,正欲动手,却被埋伏多时的密探一网打尽。审讯中,那人痛哭流涕:“我原只想讨个公道……可他们说,只有杀了你们,百姓才能翻身!”
    赵晟亲临牢狱,面对此人,久久不语。
    良久,他开口:“你要的公道,本该由律法给你。可你选择了刀,那就得承担刀的代价。”
    次日,朝廷发布《冤诉直通令》:凡百姓认为判决不公,可越级向巡政使总部递交诉状,七日内必须受理;重大案件允许公开辩论,百姓可旁听、可提问。
    此举震动司法体系。许多积压多年的冤案重新审理,有县令因错判被罢免,也有平民因证据确凿终获清白。一时间,“打官司不再怕官”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
    秋分之际,第一份《民声报》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作者是一名盲人乐师,名叫陆明远,他在信中提议:“既然女子能做巡政使,为何盲人不能任文书?我熟记律法三百条,耳力过人,愿为百姓听讼。”
    林远读信后大受触动,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商议。不久后出台《残障人士任职办法》,规定政府机关须按比例聘用残障者,提供无障碍设施与辅助工具。
    陆明远成为首位盲人公职人员,任职“民意倾听司”,每日听取百姓电话投诉,凭记忆整理归类,准确率高达九成八。百姓戏称他为“活律典”。
    与此同时,海外局势再度紧张。南海船帮接连遭遇袭击,损失惨重。周婉儿亲自驾船回京求援,跪在宫门外泣诉:“我们不是怕死,是不想看着兄弟们的血白流!请陛下派兵护航!”
    赵晟召集群臣议事。兵部主张封锁海疆,暂停通商;林远则力主建立“海上护卫队”,由海军退役将士与海商联合出船出人,官府提供火器与指挥。
    “闭关只能自缚手脚。”林远激昂陈词,“通商带来财富,也带来风险。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赵晟最终拍板:成立“东海护航司”,首期配备战船二十艘,招募志愿水手三千人,实行“谁受益,谁出力”原则,商船缴纳一定费用即可获得护航资格。
    命令下达当日,沿海渔民自发集结渔船五百余艘,组成民间支援舰队。一位白发老渔夫站在甲板上高呼:“我儿子死在倭寇刀下,今天我要替他守住这片海!”
    寒冬再临,新一轮“暖与光”工程全面铺开。这一次,连最偏远的西部山村也迎来了施工队。一支由青年工匠组成的“雪鹰队”冒着暴雪翻越雪山,历时十八日抵达藏区小镇洛扎,为当地三所学堂装上暖棚。
    孩子们第一次在温暖教室里写字,激动得哭了。老师写信给皇帝:“他们说,原来冬天也可以不抖着手写字。”
    赵晟将这封信念了三遍,然后提笔批复:“把信印进明年新版《民法典》扉页。”
    除夕之夜,皇宫再次举办“共园日”。今年多了许多新面孔:女科考生、盲人公务员、海商代表、残障儿童……他们在御花园中放起特制烟花,每一朵炸开后都显出不同字样??“暖”“光”“公”“平”“信”“义”。
    赵晟站在高台之上,看见那个曾送他纸花的小女孩如今穿着学堂制服,正带着一群小伙伴朗诵新编童谣:
    “皇帝不坐轿,走路也悄悄;
    妈妈能做官,爸爸洗碗瓢;
    瞎子听得清,瘸子跑得高;
    我们的天下,一个都不能少!”
    歌声飞扬,如春风拂过沉睡的山河。
    凉亭中,四人再度聚首。
    岑九抿了一口酒,笑道:“你知道最让我意外的是什么吗?不是百姓敢说话,而是官员也开始学会了低头。”
    李承武接过话:“前日我去边关,一名千户主动交出贪污账本,说‘我不想让孩子长大后骂我是坏官’。”
    沈知意轻叹:“昨天有个乡绅来信,说要把祖传田地分给佃农,因为‘新政都推行这么多年了,我还抱着老规矩不放,不像话’。”
    林远望着天空,忽然说:“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不只是改革,是在重塑一种人心。”
    赵晟静静听着,良久方道:“七年前,我只想让百姓吃饱穿暖。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变革,是从一个人敢不敢抬头看天开始的。”
    风起,檐铃再响。
    远处钟声悠悠,敲过十二下。
    新的一年,开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