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 内奸比外贼更危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宁宸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潘玉成先坐。
    其实他找潘玉成来,是为了让他派人监视林鹤凡兄妹。
    林星儿之前问他有没有她父母的消息,这给宁宸提了个醒,昭和人极有可能利用林星儿的父母来控制这兄妹俩。
    只是没想到,他才想到,那边已经找上了林鹤凡。
    不过,他倒是小瞧了林星儿的聪慧,这丫头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宁宸看完手里的信,然后递给潘玉成,“看看这个。”
    潘玉成接过信,看完后扫了一眼林鹤凡,然后问道:“要把这个人......
    春分过后,长安的夜风仍带着料峭寒意。城东永乐坊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丝线图??那是由数百个名字、地点与事件交织而成的认知网络图,每根红线都标注着一句重复出现的话语:“火来迎我。”
    苏菱坐在案前,指尖轻抚一册《梦诊录》,纸页泛黄,边缘已磨出毛边。这是她亲自编纂的心理防疫手册,记录了三个月来三百七十二例“心火幻觉”患者的梦境共性:高台、火炬、跪拜人群、青色火焰,以及那句低语??“你本就属于真火”。
    “第七十三号病例,洛阳私塾先生周文昭,三日前开始在课堂上讲授‘星陨之礼’,称春分钟响之时,天地将裂,唯有信者可升入光界。”她低声念道,“其学生中有十一人夜间惊醒,哭喊‘看见火门开了’。”
    身旁的助手小声禀报:“我们顺着他授课内容追查,发现他每月初都会去一趟城外净尘庵,与一位尼姑密谈半个时辰。而那位尼姑……正是六名‘承焰使’之一。”
    苏菱眸光一凝。
    “传令鹰卫,封锁净尘庵,但不得打草惊蛇。我要知道他们传递的是什么话,不是抓人。”
    助手领命而去。屋外雨声渐起,敲打着屋檐下的铜铃,叮咚作响,竟与那日华山静心堂中的幻听节奏一致。苏菱闭目片刻,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贴于额前??这是林远设计的“清醒锚”,内置薄片磁石与微刻经文,能轻微刺激脑府神庭穴,抑制外来意识侵扰。
    她睁开眼时,目光清明如洗。
    与此同时,成都府南市茶楼。
    一名身穿灰袍的老盲人正坐在角落说书,面前摆着一只铜锣。他声音沙哑却极具穿透力,讲述的是一段从未载入史册的“古事”:
    “……那时天不亮,地不开,万民皆睡。唯有一童子,夜夜梦见赤星坠落,化作火河奔涌。他告诉乡人,却被斥为疯癫。直到那一夜,钟声响了十二下,整座城池腾空而起,燃成一朵莲。人们这才明白,那不是毁灭,是归宿。”
    围坐听众中,有三人同时揉了揉太阳穴,眼神微微失焦。
    其中一人是当地医馆主事,次日便以“防疫需净心”为由,停用了官府配发的消毒药水;另一人是府衙文书,在撰写上报灾情文书时,无意识地多写了一句:“恐天怒未息,宜行禳祭。”第三位则是负责巡视城墙的武官,当晚下令拆除两处新设的卫生角,并命人焚香祷告。
    而在千里之外的扬州渡口,一名药铺学徒悄然将一批“安神丸”调包,替换为掺有西域迷草的仿制品。这批药将随漕船运往二十州县,流入民间药局。他的动作熟练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脸上毫无波动,唯有脊背第三节处,隔着衣衫隐约可见一道暗红疤痕,形如火焰。
    长安,皇宫偏殿。
    赵晟披着玄色常服,立于一幅巨幅舆图之前。图上插满红蓝双色小旗:红旗代表“认知污染区”,蓝旗则是“清醒指数达标地”。如今,红旗已连成一片,自西南至东南呈弧形蔓延,几乎包围中原腹地。
    林远跪坐于案侧,呈上最新《舆情动态奏折》:“过去七日,全国共发生四十七起集体癔症事件,涉及人口逾八千。其中三十六起与‘钟声预言’相关,且患者均能准确说出‘第十二响’之后会发生什么??城市燃烧,灵魂飞升。”
    赵晟缓缓坐下,手指轻叩桌面:“他们不是在传播谣言,是在唤醒某种沉睡的记忆。”
    “正是如此。”林远沉声道,“我查阅了北狄古籍残卷,发现‘十二钟焚城’本是三百年前一场失败政变的口号。当时叛军首领自称‘火尊化身’,鼓动百姓于岁末子时齐聚广场,待钟鸣十二响后纵火焚宫,以‘净化旧世’。计划败露,全族被诛,典籍尽毁。可如今……这些细节竟一字不差地重现。”
    赵晟瞳孔微缩:“有人把这段历史种进了活人的梦里。”
    “不止是梦。”门外传来岑九的声音。
    她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名鹰卫,抬着一口黑木箱。打开后,是一具尸体??正是西市磨坊中服毒自尽的操作者。此刻尸体已被解剖,胸腔打开,心脏周围缠绕着细若发丝的黑色菌丝,如根须般深入肌肉组织。
    “这不是中毒。”苏菱随后赶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