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野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多的都是无聊时匆匆读过,又匆匆的忘记。
    唯有这段话,顾为经忽然发现纵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不需要特别的冥思,他仍然每一个字都能随口背出来。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既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在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这是夺目深沉的鲜血所凝结而成的血书,百年过后,翻书人仍然能闻到泼洒在其上的血液的温度与鲜红。
    快要一个世纪过去了。
    它仍然无法凝结,仍然不愿凝结,仍然是温热的。
    当然。
    对于这些从顾为经身边的穿过的男女老少来说,鲁迅先生在广州白云楼上,写下《野草集》的题记的时候。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不过也只是近的连墨迹都还未干的事情。
    顾为经轻轻的伸出手。
    一切都像是快放了无数倍的电影。
    旧沪上的市井百情,仿佛是一块被切开天窗的翡翠。
    最璀璨的一面和最不堪的一面,在几息时间之内,就全部从顾为经的视野中流过。
    从云端到尘埃,从天堂到地狱。
    一幕幕,一帧帧,声声入耳,历历在目,丝丝入心。
    顾为经很想问问——
    那位买画的苏小姐,她和旁边的那位先生白头偕老了么?对方真的如同许诺的那样,居住撮合给她的家人买到了位于虹口的房子?
    如果她的家人住进去了,那么仅仅不到十年后。
    随着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几乎就在第二天,侵华日寇进入租界,将大多数租界的居民和百姓都投入了集中营之中。
    算算年纪。
    到那天,她也不过只是二十多岁,芳华正茂的年纪。
    他很想知道,这位一脸忧伤的说出“从苏北逃到沪上,又从沪上逃回苏北,哪里是个头呢?”的苏小姐,到底有没有成功的逃离这个乱世。
    如果可以的话。
    顾为经更想去问问,那些曹轩和老师在车上低头交谈间,从他们身边走过,匆匆一瞥就消失在长街尽头的年轻的将士们。
    在他们走向魔都的那一刻,他们心中是否清楚。
    报上所谓“汪院长”的绥靖政策没有任何用处,马上,日寇就会想要重演九一八的旧事,武装入侵闸北。
    只是一次,不会再出现不发一枪,便退出关外的旧事。
    这些年轻的生命们,将会一个接着一个,一批接着一批的在战争的血肉磨盘下死去,仅仅十九军下属的88师一个师,就伤亡了超过2700名将士。
    又是否会知道,他们将打的非常英勇,极为顽强。
    他们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和勇气,在庙行大捷几乎摧毁了日军联队的编制,打的日本人四次逃窜,三易主帅。让他们在两个月后无可奈何的宣布了停火。
    正式打出了十四年抗日救亡大幕的第一枪。
    他更想问问。
    当被一个小孩子抱住的时候,那位呆立在那里的年迈妓女,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他也想知道,如果生命意味着没有尽头的苦难,那位在电线杆旁,探头探脑的小姑娘,会不会发自内心觉得,根本就不想来到这个世间?
    但顾为经何止是不能大笑且歌唱。
    他什么都问不了,什么都做不了。
    他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位一个世纪以后逆着时间长河而来的幽魂。
    或许对他来说,那些巡警、小贩、劳工、脚夫……那些四周的从他身边擦肩而过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才是幽魂。
    这便是幽魂和幽魂跨越时空的相遇。
    九十年的时间。
    足以让最年轻的稚子变成最垂暮的老廋。
    顾为经意识到,新安百货大楼如今依然在南京路上伫立如昔。
    然而曹轩记忆里的一切生灵,那些一张张哭哭笑笑,神态各异的脸颊。
    早就已经被漫漫时光长河消磨成一地的白骨。
    他与曹轩。
    跨越世纪相互对望的两个少年人,可能就是这一小块随着书画鉴定术的使用,铺面而来的记忆碎片中。
    最后仅剩下的两个活着的人了。
    曹轩拥抱着老妓,一个童子拥抱着苍老的女人,却带着母亲拥抱着孩子一样的悲悯。
    一滴泪水,从女人的眼角滑下。
    冲开了遮掩粗糙皮肤和身体难闻气味的劣质的香粉,像是两滴混杂着尘土的浑浊泥污,滴在血色的地面。
    生活太苦的时候,人就会麻木了。
    不知道痛。
    也讲不出疼。
    她流离失所,逃难到他乡的时候,她没有哭过。
    落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