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家人吃完晚餐,一般这个点儿陆振国都会泡杯茶,看看新闻,看完新闻之后再翻翻报纸,然后就洗洗睡了。
可今天家里有个小奶娃,陆振国按照往常一样泡茶看新闻,电视刚打开,小念安就在旁边咿咿呀呀地叫,小手直往陆振国那边伸。奶奶抱不行,妈妈抱不行,爸爸抱也不行,谁抱她都把手打开,就要往爷爷那边伸。秦兰嘟囔道:“你臭爷爷看新闻呢,他才不抱你。”
说来也奇怪,陆振国往常看新闻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还一边想着......
###四十三、深耕社区:生态园与村民的深度联结
在苏瑶和连长的努力下,生态园不仅成为了一个经济实体,更逐渐融入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苏瑶决定开展一系列以“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活动。
第一场活动是“亲子农耕体验日”。这一天,生态园免费向村民开放,并邀请孩子们参与种植蔬菜、采摘水果等互动环节。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兴致勃勃地来到生态园,亲身体验田间劳作的乐趣。小朋友们兴奋地挖土、浇水,甚至还有几个胆大的男孩尝试驾驶小型拖拉机。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拉着孙女的手感慨道:“现在的孩子都玩手机,很少接触这些了。今天带她来感受一下咱们小时候的日子,挺有意义。”
第二场活动则是“乡村文化夜市”。生态园联合村里的手工艺人,在夜晚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市集。村民们将自己制作的竹编篮子、刺绣布袋、手工陶瓷摆上摊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购买。同时,生态园还搭建了一个露天舞台,请来了当地的民间艺人表演传统戏曲和舞蹈。悠扬的二胡声与热闹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为这个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欢乐氛围。
通过这些活动,生态园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也让大家意识到,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苏瑶的梦想,更是属于整个村庄的共同事业。
---
###四十四、挑战升级:省城企业的强势推进
尽管苏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生态园的地位,但那家来自省城的大企业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们迅速启动了大规模宣传攻势,在县城电视台投放广告,承诺将为本地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并计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直接对接国际市场。
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苏瑶深知仅靠现有的营销手段已不足以应对。于是,她召集团队成员开会,探讨下一步行动计划。“我们的优势在于贴近本地文化和生态环境,而对方则主打规模和技术。”苏瑶冷静分析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让公众明白,选择支持我们就是在支持可持续发展。”
经过一番讨论,团队决定围绕“绿色农业”这一核心理念,策划一场大型公益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共享健康生活”。他们计划邀请环保组织、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共同参与,通过实地考察和科普讲座的形式,向外界展示生态园如何通过科学方法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从而实现真正的生态平衡。
与此同时,苏瑶也积极寻求政府层面的支持。她多次拜访县领导,详细阐述生态园对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并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发展规划书。最终,县政府被她的诚意打动,表示愿意重新评估两家项目的可行性,并优先考虑那些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的方案。
---
###四十五、情感纽带:用故事打动人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生态园背后的故事,苏瑶决定亲自撰写一本关于乡村复兴的书籍《从荒野到乐园》。书中记录了她初到这片土地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如何一步步克服障碍,将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农场打造成如今的明星项目。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关注,许多读者都被苏瑶的坚持和勇气所感动。有人留言说:“原来以为农村就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没想到还能有这么美好的一面。”还有人主动联系生态园,希望加入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方式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文字记录,苏瑶还借助短视频平台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例如,她拍摄了一段视频,讲述一名曾经外出打工的青年因生态园的发展而返乡创业的经历。视频中,这名年轻人自豪地介绍自家新开的农家乐餐馆,并感谢生态园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条视频短时间内收获数十万点赞,许多人留言表示要亲自前往支持。
通过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苏瑶成功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也为生态园积累了更多忠实粉丝。
---
###四十六、技术突破:打造智慧农业样板
为了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苏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她与一家知名高校达成合作,引入了一批顶尖科研人员,共同研发适用于生态园的专属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