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遁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转头找回扈亚南。
    他正缩在地上瑟瑟发抖,甚至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
    我一把将他揪起来,紧盯着他的眼睛,说:“你是天罗的人,还是三仙观的人?”
    扈亚南颤声道:“我是三仙观的门下。”
    我便把他摆放到地上站好,一拍肩膀道:“既然是三仙观的门下,那就应该与天罗不共戴天,向他们开战吧。”
    扈亚南眼神发直,却仍旧有些挣扎,道:“天罗势力强大,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七十二连营上万伙子,我斗不过他们啊。”
    我说:“不用怕......
    雨后的归墟庵,静得如同沉入水底。檐角残存的水珠一滴一滴坠落,在青石板上敲出微弱回响,像是时间在低语。我坐在灯下,绿焰映照着膝前的玉简,那上面的字迹早已被雨水浸染模糊,可每一个笔画都已刻进魂魄深处。
    黄师傅……不,师父的名字在我心头轻轻荡开。
    九百九十九盏灯,为我而燃。
    我不再是那个被怨火炼成的怪物,也不是命运强加于地眼之上的祭品。我是被选择的人??被母亲们含泪托付,被父亲们跪地祈求,被整个时代遗忘的苦难所孕育的守夜者。
    可这份“被爱”,沉重如山。
    我闭目,神识缓缓铺展,如蛛网般蔓延向十三座阴脉楼。每一处节点都在稳定运转,暗青色光柱如根系扎入大地,维系着阴阳平衡。但就在第七阴脉??城南老殡仪馆地下,一丝极其细微的震颤再度浮现。
    不是失控,也不是反噬。
    而是……有人在诵经。
    那声音极轻,夹杂在风声与地下水流动之间,若非我如今六感通幽,几乎无法察觉。经文并非《玄阴诀》,也不是任何正统道藏中的篇章,而是一种近乎童谣般的吟唱,带着诡异的韵律,像母亲哄睡婴儿,又似亡者低语招魂。
    我睁开眼,眸中绿光微闪。
    这经,我听过。
    二十年前,黄师傅曾在一个暴雨夜将我锁在密室,自己孤身前往东岭乱坟岗。归来时他浑身湿透,道袍染血,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女童的尸身。那孩子双眼未闭,口中竟还在哼这首歌。
    后来我知道,她是“灯引体”??天生能感应归墟灯的存在,却因血脉不纯无法承契,最终沦为阴气寄宿的容器。师父说,这种人一旦觉醒,便会无意识召唤亡魂,成为行走的人间墓碑。
    而现在,她醒了。
    我起身,未惊动陆春晓。她靠在祭坛边沿,已然昏睡过去,脸色苍白,唇角却挂着一丝安心的弧度。她终究没能等到我说出答案??我会寂寞吗?
    会。
    但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与寂寞共存。
    踏出归墟庵那一刻,我的身影化作一道虚影,随风飘散。这是归墟钟赋予的能力:不借形骸,游走阴阳。天地间的阴脉如同血管,而我便是其中奔流的血液,无声无息,无所不在。
    片刻后,我降临于城南殡仪馆后巷。
    这里曾是旧城区最荒凉的一角,七十年前一场大火烧死了三百余名等待火化的遗体,地脉因此受损,成了最早设立阴脉节点的地方之一。如今建筑早已翻新,外墙贴着洁白瓷砖,门口还立着电子屏播放“文明殡葬”的宣传片。
    可地下三百米深处,那口封印井仍在。
    我穿过墙壁,直抵地底。空气骤然变冷,湿度攀升至凝结水珠的程度。一条狭窄通道尽头,是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上用朱砂画着半道安魂符,已被岁月磨蚀得只剩残痕。
    门内,烛火摇曳。
    一个小女孩盘坐在井口旁,约莫七八岁模样,穿着洗得发白的红裙子,赤脚踩在地上。她背对着我,一头黑发垂落如瀑,正低声哼唱那首歌谣:
    >“灯不来,夜不开,
    >娘不归,儿不哀。
    >一步走,两步歪,
    >抱着骨灰回家来……”
    每唱一句,井底便传来一声闷响,仿佛有巨物撞击封印。那口井本该镇压着当年火灾中集体暴戾的怨魂,如今却被这稚嫩歌声搅动得躁动不安。
    我缓步走入。
    她没有回头,只是歌声戛然而止。
    “你来了。”她说,声音清脆得不像出自孩童,“我知道你会来。”
    “你是谁?”我问。
    “我没有名字。”她转过身,露出一张精致却毫无生气的脸,“但他们叫我‘小灯’。”
    我瞳孔微缩。
    “灯引体”极少活过五岁,更别说成长至此。除非……有人刻意喂养她的能力,让她不断接触死亡气息,甚至强行激活血脉潜能。
    “谁教你这首歌?”
    她歪头一笑:“一个穿黑袍的男人。他说只要我天天唱,就能见到妈妈。”
    我的心猛地一沉。
    圆道。
    尽管他已崩溃认罪,灵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