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兵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嘉七年(566年)
    四月。
    陈帝陈蒨崩于华林园,太子陈伯宗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光大元年。
    群臣议大行皇帝之谥,不能定,新帝陈伯宗亲自临议,排众疑。
    群臣于是为大行皇帝上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
    五月。
    进章昭达为中卫大将军,加到仲举(二品)右光禄大夫,韩子高(三品)散骑常侍。
    以尚书省起部、水部二曹新置工部尚书,以太子家令毛喜为(三品)工部尚书。
    又以太子中舍人萧引为(四品)吏部侍郎,任忠为(四品)骁骑将军,程文季为(四品)游骑将军。
    罢安成王陈顼中书监之任,赐宅邸以荣养,并为其加(一品)司空衔。
    至于其余重臣,陈伯宗皆加安抚,群臣于是无异心。
    是月,吐谷浑龙涸王莫昌附周,周帝宇文邕以其地为扶州。
    六月。
    建康城东。
    青溪之上。
    一叶小舟缓缓而行。
    长夏炎炎,青溪岸侧,蝉鸣鸟唱,不绝于耳。
    忽而,有歌声自岸侧传进舟中。
    那歌声唱道。
    “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
    “芙蓉始结叶,花艳未成莲~”
    听得这歌声入耳,那舟上的商客,竟是感叹连声。
    “未意不过十年,复见前梁大同风仪。”
    那撑船的老艄公闻得此言,不禁心头一动,侧身回视,但见那中年商客,正以衣袖拂面,擦拭泪水。
    老艄公年已七十,在这建康都下,见惯了兴衰,只是出言宽解道。
    “陈氏天子善治世,新天子亦素有贤名,客人无虑,太平天下,自将常葆矣。”
    那商客闻言,止了哀伤,只垂首道。
    “老丈之言甚善。”
    “我本吴中人士,早岁流落岭南,常在东南行海贸。”
    “十载之前,我往都中易货,时齐人大兵临境,夺我货物,刀剑临身,几或将死。”
    “幸得官兵搭救,终于苟活。”
    那商客似又忆起悲伤之事,哭而言道。
    “可怜我儿丧于当时刀兵矣。”
    老艄公倒是极少见到这般多愁善感的商人,便想着起个话头,救他出来,他便道。
    “昔人已矣,客人节哀。”
    “客人既在岭南商贸,可知那流求金山之事,小老儿甚好奇。”
    谁想那商客一听金山,便立时找回了状态,他抬头看向艄公,手中边比划边道。
    “东宁金山,南道商旅谁人不知,此间同都中买卖作罢,我亦有意往东宁贸易。”
    老艄公接着问。
    “客人要往彼处淘金?”
    那商客面上泪渍还在,闻言却是哈哈笑道。
    “东宁淘金客及奴人有数万众,欲往淘金,其实甚难。”
    “然则数万人物,日用难以自给,行船运货,其利极多。”
    “况且我于岭南有故友,素与桂、交等州豪酋相善,能获生口发卖东宁。”
    “老丈可知卖一生口,我将获利几何?”
    老艄公见那商客似哭似笑的脸上浮着一团贪婪,他随口猜道。
    “或许倍之?”
    那商客闻言哈哈大笑,做这生意的门路极难得,他倒也不怕告诉他人其中内幕,只道。
    “我费钱二千购绢帛,以此绢帛即能购一生口,卖于东宁为奴婢,则得万钱。”
    “便计水陆途费,其利亦在三倍之上。”
    老艄公闻言心中暗惊,只奉承道。
    “郎君之大富贵,计日可待也。”
    那商客闻言亦喜,摸出十几文铜钱,放在船上,道。
    “承老丈吉言。”
    “但愿天下勿有干戈。”
    那艄公得此意外之财,不由连连称谢。
    此间,舟已行至青溪桥畔。
    二人只听得一阵马蹄声响,自那桥上传来,抬首,便见一青衣健儿身骑骏马向远处的建康奔去。
    那商客只听见艄公苦涩言道。
    “郎君,那驿人背插三色旗,是朝廷的五百里加急传驿。”
    “千里之外,恐怕又有兵戈将起了。”
    ————
    驿马驰入建康。
    那封五百里加急的奏陈,穿过三重禁卫,在半个时辰之内,摆在了陈伯宗的案头。
    陈伯宗览过其中信件,立时便吩咐宫人将章昭达召入大内。
    殿梁之上,一只闯入禁地的蜘蛛,正不厌其烦地编织着一张巨大的蛛网。
    良久,见章昭达终于看罢信件,陈伯宗敛容正色问道。
    “平州之事,周将军之上中下三策,章公可有看法?”
    章昭达将那信件置于案上,唯留那信中所附的一纸舆图在手,他言道。
    “若臣用兵,则将取周将军之上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