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嘉二年(561年)十一月,高句丽遣使献方物。
    建康宫,德教殿。
    陈帝陈蒨居主位坐,太子陈伯宗次之,御史中丞孔奂,度支尚书陆山才,尚书右丞殷不佞列次左右坐。
    “前时,晋安太守毛喜书言闽中有一大岛名作海坛,其周围百里,上生丛草,或可为牧马地。朕遣人视之,报曰可。”
    “今高丽在北,前代多市其骏马,朕意厚抚其使臣,购良驹而养育之。”
    “卿等意如何?”
    陈蒨出毛喜上书示于众人,举目环视,有征询之意。
    “臣窃恐高丽人不致良驹,且但货骟马,使我育马之策不行。”
    “臣尝闻百济国与高丽多怨,时有交兵。”
    “今高丽强而百济弱,不若假结高丽,使百济忧之,而后乃抚百济,则百济为充国用,必贩我良驹也。”
    孔奂素以善政闻名,稍作思虑,便献了条使百济高丽鹬蚌相争,而南陈坐得渔利的计策。
    “孔卿之言甚善,朕亦有此意。”
    陈蒨颔首,复缓缓言道。
    “朕已命中书省草诏,授高丽王宁东将军。并意遣使臣之其国,厚赂其国中贵人,使之为我声援,以行市马之策。”
    言罢,陈蒨又目视陆山才道。
    “陆卿今掌国家财货,若欲市马,度支可出钱帛几何?”
    陆山才自数月前随击留异,转升度支尚书以来,尚是首次参预此种近臣小会。
    此刻被陈蒨问及,他竟稍有紧张,微作思量,片刻方才答道。
    “今岁平荆南、征留异,劳动军旅,所费甚巨。”
    幸得去岁所开煮海盐赋及榷酤科,及至上月,凡一年,计税盐两千钟,得钱一亿。税酒,亦得钱千余万。”
    “除补朝廷赏恤,尚可支钱七千余万,至于绢帛、金玉,库中所藏,折钱亦可近千万数。”
    陆山才未言及府库之中存粮状况,盖因商人通贸,唯喜钱帛金玉,粮食素来不在交易之列。
    “向来市马,匹值数万,然百济、高丽浮海而贸,匹可十万,未意以我倾国之财,竟不能得良马千匹。”
    听其言罢,陈蒨不禁俯首作叹。
    “陛下仁德,未加重赋税民。”
    “今岁荆南、东阳、闽中新平,计其民口可数十万众。”
    “而天下已粗安,臣私度之,则明岁盐、酒之课,得钱二亿,亦可望也。”
    陆山才进言宽慰之。
    陈蒨稍稍颔首,称是。
    一旁的陈伯宗闻得此言却是心下一惊。
    须知,梁代以来,江南的税赋租调,多以稻谷、布匹的形式征收。
    梁武帝萧衍之世,江南太平无事,人口滋长,是以商贸大兴,民间货币需求大增。
    然而官府铸币不足,导致通货紧缩,钱贵物贱,天监初年,建康粮价曾低至35文一石,百姓纳税钱,颇受其苦。
    是以梁武帝行铁钱,以补市场所需。
    而侯景乱后,江南人口大减,市场凋敝,于是铁钱废,民间不用。
    如今江南始得安定,来年市场所需货币必多。
    而因为盐、酒之税使如此多的钱币收入官府,若是造成货币供应不足,市场势必又会陷入通货紧缩,从而加重百姓的税赋压力。
    念及此处,陈伯宗便出言问陆山才。
    “陆公所言明年得钱二亿,而今所铸之五铢钱可足否?”
    “若钱不足,明岁恐钱贵物贱,民受其苦。”
    陆山才显然没有料到,年只十一的太子竟有如此见地,微微一顿,方才答道。
    “殿下聪睿,此一节,度支众官亦有议,臣敢请陛下、殿下听之。”
    陆山才向太子恭礼,而后却移身向陈蒨,竟是想借此时机,向皇帝进献策略。
    陈蒨示意其但说之。
    “今采铜锡所铸新钱,每岁止数千万。”
    “以此论之,每岁民间所增之钱实不过五、六千万而已。”
    “今天下粗安,万民勤于耕织,明岁粮、布必跌价,而税盐、酒之数不变,民受之税实重于今岁。”
    “度支众官议,可使税钱先买粮、布以为积蓄,平物价。”
    “又可出税钱恤军士中死王事,抚慰军心,亦促钱货流通。”
    陆山才所言,其实不过扩大朝廷开支,进而促进财富流通而已。
    陈蒨思虑少许,却更举一反三,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诚如陆公所言,若我以五铢钱市高丽马,则铜钱流于高丽,民间所需之钱更加不足。”
    “如此思之,市马之事,宜用绢帛布匹,不当用钱。”
    孔奂与陆山才目光相触,二人皆是未曾料到于经济之事上,皇帝也有如此见识。
    “臣请陛下旨意,出府库钱购民间布匹绢锦,以备市马之用。”
    一直沉默不言的尚书右丞殷不佞,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