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运河运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并不多。
    其实爷爷与舅爷都是将生死看得很淡的人,或许早在贞观年间就已看到了。
    就像爷爷说的,看不清了也挺好的,老眼昏花的年纪看谁都是美人。
    也就如舅爷说的,那些不想他死的人都是居心叵测。
    两位老人家都是那种年纪越大脾气越怪的人。
    李承乾坐在两仪殿前,看着儿女们正嬉戏着,光阴好似在这个时候加速了一般,春秋眨眼就过去了。
    这李唐的春秋,年复一年,人们依旧活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又千百年,偶尔也会抬眼看看星空。
    乾庆九年,春,金春秋杀了最后一批倭人,距离上一次得到天可汗的官服,已是过去两年了。
    他不确定是不是还有倭人藏匿着,但长安来了旨意,他不得不回去了。
    金春秋看着眼前还没挖空的银矿山,往后还会有人来这里挖掘,直到挖穿整个海岛。
    远处的火山还在冒着黑烟,这种即将要喷发的样子已持续了很久。
    金春秋用这里的温泉将自己的脸洗乾净,让人用力洗着,在回长安的时候,他要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成为唐人才算是真正的人。
    天可汗答应给他一个唐人的身份,并且给了他一个唐军将领的身份,新罗道行军总管。
    这是一个大将军的称号,虽说在长安任职,可从此他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唐人了。
    梳洗乾净之后,金春秋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尸骨,这片千里无人烟的海岛还有寒风在呼啸。
    战争就是如此,金春秋又用了一种更残酷的手段,放火烧了山林,将这里杀得尸骸遍地。
    如果将来这里还有人,还会再有后人,将这里再犁一遍。
    至少现在,放眼望去,搜寻了一个月,也没见到什麽活人了。
    坐上离开这里的海船,金春秋又听到了船上众人的惊呼声,回头看去,那是火山开始开始喷发了,浓浓的黑烟直入云霄。
    好在海船已离开海岸足够远,没有被这短暂地动山摇波及。
    这是金春秋在这里遇到了第七次地震,这里不是人待的地方,炽热的岩浆正在吞噬一切。
    他还记得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折损了两千新罗兵,为此又杀了两万倭人平息众怒。
    那一次地震之后,山体中出现了银矿,也让金春秋找到了银矿山的所在。
    现在,他带着满船的银矿离开,从此这里在数年间不会再有人踏足。
    浓烟遮天蔽日,像是厚重的乌云遮蔽了天际,天上正在下着飞灰,已有了不少白发的金春秋抬头看去,天空被分割成了两片,一片在东方,犹如人间的蔚蓝。
    另一边犹如炼狱,乌云厚重,仿佛天就要塌下来。
    这个满是尸骨的地方,金春秋再也不想来了。
    乾庆九年三月,正是百里河开,役马成群的时节。
    当河中的冰水消融,一膄膄的大船正在运河上行驶,在船上有很多的年轻人,正在议论着长安。
    金春秋就坐在这艘前往洛阳的船上,听着这些年轻人讲述如今长安的变化。
    杨广当年修的运河并不好,朝中为了让运河通畅,又增加一万民夫,才将淤堵的河段重新畅通。
    金春秋一直带着笑容,他很高兴,因为终于来到了人间。
    大船在运河边上的一处岸口停下,从营州一路坐船而来的金春秋终于脚踩在实地上,在这里可以短暂地休憩。
    这里是衡水,当年天可汗东征回来,便会在这里停留过一段时日。
    当初随着天可汗东征,金春秋见到过那时候的河北,当年这里是很荒凉的,河岸边也没有多少人居住。
    现在这里很繁华,成了一片人们的聚居地,有来往不断的船夫在这里忙碌,还有许多妇人开的酒肆。
    「这位客人,可是要用饭?」
    一个男孩上前道。
    金春秋道:「好呀。」
    来到这家酒肆,金春秋喝下一口酒水,问道:「以前这里很贫瘠,现在怎麽如此热闹了。」
    男孩坐在一旁擦着碗,道:「以前这里是没人住的,爹娘说是皇帝修建了河岸,重修了运河,我们就可以在凭藉运河这里养活。」
    金春秋道:「你们不怕河水会淹了你们吗?」
    男孩又道:「不怕,我们加高了河堤,还有沟渠引水,不会被淹的。」
    金春秋吃了高粱饭,付了五钱饭钱,船要到明天早晨才会再走,现在还有船夫正在装货。
    人们在这里忙碌,他们要将这里的一切都运往洛阳与长安,很多商贾挤破了脑袋要将自己的货物运上船,可这船上只能装煤与粮食,还有御史看管着。
    那些商贾只好在一旁叫骂。
    金春秋又走到了这个河岸的远处,距离热闹的河岸稍远一些,这里有一片书舍,在这里还有成群的孩子正在念书。
    这个河岸没有城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