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比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
    短暂地沉默了片刻之后,长孙无忌道:「听说攻打小勃律国的吐蕃兵马是茹来杰所带。」
    「朕在王玄策的军报,以及葱岭的军报中见到过这个人的名字,听说他垂垂老矣,没想到他活到了现在。」
    长孙无忌接着道:「松赞干布常说他是吐蕃的赞普,可如今他在长安无法控制吐蕃,就算是在吐蕃的桑布扎,其权势也不能与茹来杰抗衡,这个茹来杰在天竺与葱岭的两次大胜,在吐蕃军中很有威望。」
    「陛下。」长孙无忌接着道:「先前茹来杰贸然向小勃律开战,陛下一道旨意就让他停战,他还是很忠心。」
    李承乾嘴里嚼着杏仁,「舅舅说得在理,茹来杰挟兵权自重,是要告诉朕,他能够号令吐蕃,朕应该放弃松赞干部,从而让他扶持一个新的吐蕃赞普。」
    「此人是吐蕃的智者,也是吐蕃的大臣,这位老者城府很深颇有算计,是一个很棘手的人,朕觉得不好对付。」
    长孙无忌低声道:「不如派人暗杀?」
    「真的可以吗?」
    房玄龄道:「陛下,老朽以为只是刺杀太过拙劣了。」
    李承乾道:「老师以为呢?」
    思忖了片刻,房玄龄低声道:「茹来杰在吐蕃手握兵权,他是吐蕃的大臣又是有兵权,这样的人威胁太大了。」
    从道义上来讲,大唐与吐蕃是兄弟之交,大唐作为上国如此算计他们不太好,不是很地道。
     可他与小勃律的战争,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文臣掌握兵权后,他的权力有多大。
    他甚至可以不看松赞干布的脸色。
    换言之,吐蕃的内部有很大的问题,权力还是失衡了。
    长孙无忌双手背负,停下脚步,「陛下,禄东赞的儿子如今还在长安城吗?」
    李承乾剥开一个杏仁轻描淡写地道:「还在长安扫大街,他当年是犯什麽事来着?」
    许敬宗回道:「吐蕃内乱。」
    李承乾又是颔首,「钦陵在吐蕃能够发动内乱,他在吐蕃还是有威望的,说不定只要此人一回吐蕃,就可以限制茹来杰,来分化权力。」
    还未等舅舅与老师讲话,李承乾又道:「朕知道这麽做很冒险,恐怕是放虎归山,也可能会留下来后患,但大唐已在吐蕃建设了都护府与崇文馆,青海的兵马可以直扑吐蕃,禄东赞与松赞干布会继续留在长安,朕有恃无恐。」
    房玄龄道:「要如何封赏呢?」
    李承乾道:「让他与孩子们比一比骑射。」
    长孙无忌会意一笑。
    在许敬宗的安排下,吐蕃大相禄东赞之子钦陵策马来到这处猎场。
    当这个吐蕃人出现在这里,聚在一起的孩子们顿时紧张了起来。
    钦陵骑在马背上,手拿着长弓,身后的箭筒没有箭矢,他让马儿缓慢前进,警惕着四周。
    于菟颇有敌意地看着来人道:「你就是禄东赞的儿子?」
    钦陵如今二十岁了,他看着身高比自己还差一截的皇子,拉着缰绳让马儿后退了几步,警惕四周。
    郭正一上前道:「大唐与吐蕃是兄弟之交,陛下有旨,殿下与这位吐蕃大相之子比试。」
    于菟提起自己的弓,笑道:「好啊,正好我难寻对手。」
    太子与钦陵各自策马来到草场上起点,马儿正在不安地打着响鼻。
    郭正一给两个少年人递上了箭矢。
    这种箭矢的箭头是特制的,不能要人命,但箭头依旧是铁器,也会造成皮外伤。
    高坡上,李承乾迎风而立,看着草场上的比试。
    小鹊儿领着一个丫头前来,道:「父皇这是上官婉儿。」
    李承乾看着这个走路还有些不顺畅的小丫头道:「你就是上官婉儿啊。」
    她向当今皇帝行礼。
    看到自己的孙女与公主殿下走得这麽近,上官仪的神色紧张,又不好开口言语。
    随着鼓声响起,草场上的比试也开始了。
    当于菟策马冲向草场,四周立刻有了欢呼声,看似在提前庆贺胜利。
    随后钦陵也策马而起,以更快的速度冲向草场。
    鼓声更快,也更密集,在鼓声的作用下围观的孩子们也更加兴奋。
    于菟朝着远处的靶子放出一箭,箭矢十分精准地落在靶子。
    随后一支更快的箭矢从后方而来,箭矢飞掠而过,重重钉在了靶子上,似乎是因力道太大,靶子还往后晃动了几下。
    心中惊讶之馀,见钦陵已策马到了前方准备朝着第二个靶子放箭。
    于菟拉起缰绳,催促着马儿跟上。
    四周的鼓声越发密集,于菟追赶上前,几乎是同时,两人的箭矢脱离弓弦,落在了靶子上。
    摆放在草场的靶子再一次因箭矢重重扎在上方,而发生晃动。
    在靶子后方举着盾牌的士兵,甚至能够听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