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将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女儿,问道:「今天想吃什麽?」
    孟极想了想道:「想吃蛋炒饭。」
    李承乾道:「好啊,今天亲手给你做。」
    「要加葱花。」
    「好。」
    杨内侍笑着跟在陛下身后。
    皇宫内,又吹过一阵风,如今李卫公已过世了,可军中又有了很多年轻将领,这些将领都是心怀壮志,一心要位列凌烟阁的。
    距离开朝还有两天,馀下的这两天,这位皇帝什麽都不做,就陪着家人。
    如今的皇帝,子嗣并不多,可好在这个家安宁又祥和。
    皇帝的子嗣不多自然会让人议论,武德与贞观一朝,皇帝的子嗣何其多。
    如今没人给皇帝送美人画像了,可依旧少不了人询问皇帝的家事,旁敲侧击地想要往皇帝的宫里塞女人。
    这种事自登基之后,至今为止,有种没完没了的感觉。
    上元节庆贺结束的第三天,因现在的早朝延后,李承乾早起锻炼之后,还有空闲为早朝做一些准备工作。
    杨内侍递上一份名册,道:「近来询问陛下的家事的人都有记录。」李承乾接过名册,看着其中的内容,上面就有孔家,卢家,太原的王家,甚至还有杜家与陇西的旧族李家。
    现在的苏婉是爷爷选的孙媳妇,也是母后与父皇择定的,自然是不会更改。
    在妃子上只有宁妃一人,至于孔家,卢家就不用多说了,杨内侍记录得很仔细,太原的王家应该是王神念的一系,那是记录在魏书中的人物。
    李承乾看罢,就将这封名册交还给他,「但凡与这些人家有关联的内侍都驱逐出宫。」
    「这……」
    「怎麽?他们背着朕与人探寻朕的家事,朕应该将他们丢进太液池喂鱼吗?如今那池子的鱼确实不够肥了。」
    杨内侍忙道:「喏。」
    今天宫里恐怕又有一批内侍会不见,或者是被驱逐,杨老是一个十分忠心的内侍,他手脚麻利地处理了三十馀个内侍,但凡掌班的内侍都在他的眼皮下。
    人都是善于用手中的资源谋私的,这一点在宫墙内可见一斑。
    李承乾将这些事都交给苏婉与宁儿主持,就去了早朝。
    以前陛下还是太子时,就始终是形单影只了,如今在太极殿,有上百位官吏等候着这位皇帝前来早朝,陛下不孤单了。
    随着李承乾穿着天子冠冕走入太极殿内,群臣行礼。
    在群臣的目光下,李承乾在皇位上坐好,就让一旁的内侍念诵旨意。
    旨意很简单,依旧是秉持着节俭的作风,大唐依旧不富裕,不强大的种种话语,再是恭贺新年。
    李承乾道:「朕知道如今朝中比之往年富裕,但朝中的开支依旧不少,诸位在朝中任职俸禄单薄,如今正值新年,朕让人准备了赏赐,待早朝结束,诸位在承天门前领赏赐。」
    群臣再一次行礼,高呼道:「谢陛下。」
    接下来便是各部禀奏国事,吏部今年要调任七十馀名官吏前往西域,建设安西四镇,并且崇文馆要派支教夫子三十馀名,前往吐蕃。
    在新年时崇文馆便有了安排,要在中原增设崇文馆百馀处,其中包含辽东与江南,蜀中几处道州。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志宁诉说着今年的各项支出。
    殿内,上到各部尚书下到各部侍郎皆在大殿内,今年刚开始,朝中就要拿出数万贯开支,这让众人的压力很大。
    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兵部,因今年还要增添不少兵员,也不知朝中还能否应付。
    待陛下都应允之后,群臣这才放心,似乎陛下咬了咬牙。
    只有于志宁依旧神色平静,这几万贯的开支其实并不算多。
    只有侍中马周与于志宁两位掌管调度的重臣才清楚,现在的财况富裕,哪怕陛下什麽都不做,养活天下官吏数年内都不用发愁。
    只不过在群臣的担心中,以及外界的谣言中,皇帝每一次花大钱都是令人担忧的。
    再者说,说不定还有人高兴,那些反抗支教的人越是觉得朝中入不敷出,他们越是高兴。
    那些人叫嚣得越热烈,实则陛下越是平静,丝毫不将那些叫嚣放在耳中。
    太极殿内的早朝一直进行到午时,皇帝这才接见了各国的使者。
    此番来唐的吐蕃使者是桑布扎,小勃律国的王子,还有阿史那社尔,以及天竺使者,南诏王的儿子逻盛炎与回鹘诸部。
    南诏使者进献了西南诸国的宝物,天竺使者进献了诸多金银与象牙杯,阿史那杜尔则是最实在,进献了地图,他打下了漠北的大片疆域,并且如今他的族人正在征战靺鞨人。
    皇帝接受着群臣的朝贺,朝中让各国使者继续修建天可汗大道,天可汗有意无意提起了吐蕃与大唐往来的重要道路,修建出一条吐蕃与大唐可以容纳骑兵与马车行进的驰道。
    这条驰道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