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名士之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便是识文解字,不愧是文中子的后人,不仅识文解字面面俱到,而且还能注释几段史书上的典故。
    如此年纪就有这等学识,当真是同龄人中的翘楚。
    郝处俊赞叹道:「这长安城又多了一位才俊。」
    王勃还在思量着夫子话语中的意思。
    「好了。」郝处俊将考卷放在一旁归档,一边道:「往后就落在弘文馆进学。」
    「谢夫子。」
    在弘文馆也有不少新的书卷,许多典籍都是与文学馆,四方馆,崇文馆互相调用的。
    杨炯从中挑选了几卷,递给王勃。
    王勃双手捧着书,扫了一眼在弘文馆读书的学子,其中几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但他们的穿着并不好,看起来是贫寒子弟。
    「这长安似乎与家父所言不同。」
    杨炯站在梯子上还在为朋友挑选着书卷,问道;「有何不同?」
    王勃摇头道:「家父说长安城的人应该是都想要入仕晋升的。」
    闻言,杨炯带着笑意问道:「将来你也入仕,我们一起为官。」
    王勃眨了眨眼,稍稍颔首道:「嗯。」
    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其实心里也很迷茫,更没有想过要不要入仕为官。
    王勃自觉自己没有杨炯这般胆大,能够主动与人讲话。
    王勃也不能理解别人,只是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别的事都不重要。
    在杨炯的带领下,他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开始翻看书卷,只是乍一看,他原本拧巴的小脸更纠结了。
    目光离开书卷,抬眼见到杨炯正在与几个陌生的同龄人说着话,王勃再一次低下头,看着书卷中的一句句话语
    他痛苦地挠了挠头,不自觉念出声,「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
    初看这一句,王勃还是知道这是管子的学说,只是读到后面,又说起了墨家的学说。
    这麽一读就给了王勃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自幼读书识字颇多的他也很困惑,怎麽所记录的文章这般杂乱呢?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手拿墨家经卷的读书人,口中喊着兼爱,却挥动着法家的刀,提刀挥向愚昧的敌人,而在这个挥刀的人的身后,又是数不尽的财富与人口。
    这大抵就是王勃读这卷书时,所想像出来的人。
    似乎也印证了为何家父会说御史拿了刀,帮皇帝砍人。
    难道现在长安城的文人也都是这样的,一手拿着书满口兼爱仁义,一手拿着刀砍人。
    王勃感觉自己认知中的那个小世界正在崩塌。
    随后,他就神色痛苦地离开了弘文馆。
    当天夜里,王勃住在长安城的驿馆内,辗转难眠,他反覆想着今天看过的书,就比如说今天在书中看到,人有别与牲畜是因人知希望。
    这希望是什麽?
    再者说人为何要有别于牲畜,真是令人费解。
    这些书中的内容,好似有魔力,不断吸引着王勃,导致一夜未睡的王勃在天刚亮时,就蹲坐在弘文馆门前,仰头思量着。
    目光出现一个身影,是弘文馆的主事郝处俊。
    「夫子,能否给学生解惑。」
    「讲。」
    郝处俊一边答话,打开了弘文馆门前的大锁。
    王勃追问道:「夫子,何为希望?」
    郝处俊道:「多看。」
    「多看?」
    郝处俊指了指长安城的人们,道:「多看看这里的人。」
    王勃是个很有学识的孩子,可对弘文馆来说,哪怕这个孩童在年幼时得到的教导是最好的。
    他对弘文馆来说还是一张空白的纸张。
    至少在他没有对新学识有认知之前,在没有被改变之前,这个孩子一乾二净,与同样前来蒙学的孩子没什麽区别。
    这就是崇文馆书籍的魅力,它的新认知与新学识能够让第一次接触此类书籍的孩子,从头开始学,让更多人尽可能都在同一起跑线。
    其中也有异类,就如大器晚成的张柬之,早年前毫无成就,如今像是开窍了一般,学识突飞猛进,都能够给崇文馆的书卷做批注了。
    还有卢照邻,裴炎他们的学习能力,简直就不是人,学什麽都很快。
    显然王勃不是这一类人,这与他自小的环境有关,这孩子年幼时受到的学识太过古板了。
    王通是一个能博百家之长的名士,并且崇文馆也引用了不少王通的篇章编入书中。
    只是郝处俊觉得王勃乃王通的后人,反倒对这个后人不觉得惊艳了。
    这也没办法,在如今的长安,惊艳世人的才俊实在是太多了,郝处俊是看习惯了。
    王勃在弘文馆开始了苦读,他不是一个很合群的孩子,时常一个人坐在角落,独自看书,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这孩子就像是个天生的痴人。
    直到王勃看了半月,依旧没什麽成果,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