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百代之过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一些纺车,多了一些作坊。
    人们的物质生活除了煤与棉布,本质上还没有太大的改观。
    唐人是有创业与冒险精神的,但如今的大唐冒险精神大于创业精神。
    李承乾揉了揉眉间,思量了一番,大致想像一下大唐的下一个版本,简而言之活得更好一点。
    李丽质道:「皇兄,其实这并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现在也不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丽质的目光很远,她或许想到了大唐几十年或许百年后的场景,人们还需要更多的生产工具与物质需求。
    李承乾笑道:「没关系的,放在眼前的天下,不如再多看几年。」
    「嗯。」
    待李泰与李恪也来到了太液池边,一大家子也终于到齐了,冬至的宴席一如既往地丰盛。
    父皇与爷爷坐在上首,李承乾坐在母后身边,众人围着桌子吃着饭菜。
    正吃着高阳与清河新做出来的饼,李承乾忽然想起了今天早晨,舅爷在甘露殿说过的话,讲述着爷爷与父皇在长安的事迹,其实就像李白说过的,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说是时势造出了当年的多少豪杰好汉,他们也因那个时代揭竿而起,他们的行为都来源于勇气。
    正想着,却又听孩子哭了起来,是李泰的儿子李欣又哭了,因为于菟拿走了碗中的最后一个鸡腿。
    无可奈何,又让内侍多端了一只鸡腿来。
    太液池边的这场家宴很安宁,有孩子的哭闹声,有大人的笑声,还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低语。
    寒冬下,风雪终于停歇了。
    茶馀饭后,爷爷吃好饭食,又去午睡了。
    杨内侍递上一张图,道:「陛下,这是洛阳刺史高季辅让人送来的画。」
    李承乾打开这卷画纸,看着画中的船只,笑道:「高季辅还真是不论大事小事都会呈报。」
    杨内侍回道:「陛下,当初洛阳城的人们都见过千舟运粮,人们都说盛世要来了。」
    说着话,这位杨内侍还高兴地抹了抹眼泪,心中很高兴,这位年迈的老内侍是从当年最难的阶段中活到现在的。
    李承乾收好这张画纸,继续看着眼前的美景。
    杨内侍定了定情绪,就站在陛下的身边,是不是盛世?陛下也没说,不过现在的大唐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风雪停歇的第二天,冬至之后的长安城依旧热闹。
    张柬之得到京兆府的吩咐,急匆匆来到这里。
    狄仁杰正坐在京兆府门口,吃着面,抬头道:「你怎麽来了?」
    「哈哈……」张柬之尴尬一笑,挠头四望道:「是啊,我怎麽来了?你们京兆府的人让我来的。」
    狄仁杰示意他坐在一旁,问道:「近来教书如何?」
    「嗯,还挺顺利的。」
    说着话语,张柬之在冷风中缩着脖子,又往合实的手掌中吐了吐热气,尽可能让双手暖和一些。
    其实双脚也很冷,倒也顾不上了。
    眼前,京兆府的官吏不断走动,就连各县的县令也都来了。
    张柬之越看越不对,左顾右看地,还听着周遭人们议论着现在的关中事宜。
    狄仁杰好奇道:「是府尹让你来的?」
    张柬之摇头,「有人让我来一趟,说完就走了。」
    这个瓜怂怎麽看都不像是个会闯祸的人,张柬之就算再不着调也不会去闯祸了,被晋王揍了这麽多次还忍气吞声,显然是个憨货。
    这货多半是不会犯事的,要多听话就有多听话,那他来做什麽?
    狄仁杰道:「柬之兄,你该不会调任要来京兆府了吧?」
    张柬之又是挠头,道:「我就一个教书的,我怎麽知道。」
    言罢,张柬之又是上下打量,道:「怀英啊。」
    「嗯?」
    「当初去西域两年你瘦了,怎麽来长安才过一年,又胖了。」
    狄仁杰蹙眉道:「胖了吗?」
    「嗯。」
    「这长安真是太养人。」
    「你们两个!入堂内来听。」
    听到京兆府少尹刘仁轨的话语声,狄仁杰与张柬之一起走入京兆府的堂内。
    在这里的人有很多,除了各县的县官,就连工部的人也来了。
    许敬宗道:「张柬之!」
    「在。」
    走到人前,张柬之还有些不适应。
    许敬宗递给他一小袋铜钱,道:「这是你的月钱。」
    「咦?」
    「不要?」
    张柬之伸手犹犹豫豫,终究还是接过了钱袋子,反问道:「府尹,在下……」
    许敬宗神色不悦地喝下一口茶水,道:「有话你就直说,老夫很烦,别惹老夫揍你。」
    「在下不过是个教书的,是犯了事才来京兆府的,下官的月钱应该是崇文馆给的,虽说拖欠了两月,在下也不着急,可收京兆府的月钱,这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