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班底构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承乾看向许敬宗,又看向了在场众人中的一个生面孔,他就是今年科举的进士榜首许圉师。
    李道宗气得一脚踢翻了桌案,大声道:「没有京兆府,这互市谁也办不下去。」
    岑文本道:「这不是你们京兆府一个人的事。」
    言罢,众人又是摔桌子,又是摔卷宗。
    李承乾麻木地看着几方人手打在了一起,一卷卷宗险些砸到了房相,可依旧没有要停手的意思。
    魏徵与皇叔已经扭打在了一起。
    岑文本与兵部的人手,也起了争执。
    中书省内乱成了一团。
    李承乾只好拉着舅舅与老师退到了一旁,眼看着中书省一时间也出不去了。
    大唐的朝堂一如既往地充满活力。
    看老师与舅舅忧愁的神情,李承乾揣着手道:「挺好的,大家吵一吵,争一争,别开生面。」
    长孙无忌苦涩道:「别开生面?」
    房玄龄招手叫来一个小吏吩咐道:「快去请金吾卫。」
    「喏。」
    小吏从一群人的乱架中狼狈而过,跌跌撞撞离开。
    李承乾揣着手看着许敬宗时常会出阴招,踹一踹人,帮着李道宗挡下拳头。
    在出人头地这种事情,许敬宗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泾阳苦熬了两年,有了种出了葡萄这样的功绩,重新回到朝堂,名正言顺又光明正大地站在朝堂上那个属于他的位置。
    除了许敬宗,其实在场的其他人也很努力。
    贞观一朝初立的第八个年头,好像所有人都在做有意义的事。
    很快,门外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尉迟恭带着金吾卫走入中书省众人终于停下了斗殴。
    尉迟恭三两步上前问询道:「太子殿下,房相,赵国公可有受伤?」
    长孙无忌摆手道:「老夫与太子,还有房相都没有受伤,有劳伱了。」
    房玄龄吩咐道:「让将受伤的送去太医署,其馀众人散了。」
    「喏。」尉迟恭重新面向众人,指挥手下的金吾卫将众人都从中书省赶了出去。
    尉迟将军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很直接,并没有劝说与多馀的言语,一声令下,将人赶出去,这里的乱象当场就平息了。
    有些时候就是不需要多馀的语言。
    李承乾走出中书省,见到李道宗与许敬宗站在门外,「老许,你不是应该与郭骆驼在渭南吗?」
    许敬宗连忙解释,「郭老弟善农事,下官不善农事,他就留在渭南帮助裴行俭,下官回来帮江夏郡王做事。」
    李道宗道:「让殿下见笑了。」
    李承乾回头看去,见舅舅与老师也离开了,便站在原地叹息道:「这两天的雨水让他们很苦恼吧。」
    许敬宗点头道:「关乎关中夏收,就怕田地里的粮食都泡坏了。」
    毕竟关中的农业实力还是孱弱的,经不起风雨飘摇。
    李承乾叮嘱道:「明日下朝,孤出去看看。」
    「喏。」
    翌日,雨水终于停了,抬头看去天空的乌云都淡了许多,李承乾下了早朝便打算去渭南县看看。
    这些天下雨,也没有进行晨练,有种四肢生锈的感觉。
    坐在马车内,李承乾不自在地活动着手臂。
    这一次出行由京兆府的官兵护送,也不知道李绩大将军去做什麽,好像这些天他也挺忙的。
    一个将领太忙碌,多半是和皇帝的吩咐有关。
    宁儿策马跟在太子的马车旁,穿着一身男装,腰佩一把横刀,拉着缰绳,让马儿不紧不慢地走着。
    出了长安城,便感觉周遭的潮湿感更重了。
    雨停后,气温有了些许潮气,这个时候整个关中都是潮湿的,也是食物最容易变质的时候。
    马车驶在前往渭南的官道上,李承乾乾脆掀起马车的车帘,看着沿途田地里的作物。
    关中主要种的还是黍米与麦子,如现在的泾阳都已种上了麦子。
    马车到了一片村子停下,李道宗快步走来,道:「殿下,渭南到了。」
    李承乾点头从车辕上下来,目光所及是一片有炊烟升腾的村子,见到官道上有官兵停下,一大群孩子纷纷跑回了家。
    渭南县种着有大片的麦子,只不过现在田地里的泥都是湿,甚至有些田都有了些积水。
    裴行俭与郭骆驼脚步匆匆而来。
    「见过太子殿下。」郭骆驼先是行礼。
    「太子殿下。」裴行俭也作揖行礼,他刚刚的目光还在太子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裴行俭恭敬地行着礼,关于太子的传闻在长安以及关中有不少,早就听说过许多,尤其是这位太子为人孤僻的传言。
    李承乾笑道:「郭寺卿,裴县尉不用多礼。」
    裴行俭这才站到一旁。
    李承乾也在观察着这个裴守约,年纪与自己相仿,他的下巴还留着一些软胡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