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座山屹立在天地间,亘古长存,它存在的年龄比人类更久。
车驾在山脚下而停,早有礼官站在了登上的台阶上,躬身而立,迎接皇帝登山。
李世民穿戴天子冠冕,望着登山的石阶久久不语。
李承乾也走下马车,看着登山的石阶,石阶两侧是茂密的树林,阳光正好能够铺满整条石阶,而不被树荫挡住。
岑文本与一众礼官站在一旁。
李世民亲手接过点燃的高香缓缓插入香炉中,而后将礼器与帛书在青铜鼎内焚烧。
礼官高呼道:「登山!」
「登山!」
「登山!」
呼喊声自上而下,李承乾与父皇一同叩首行礼之后,便迈步走上了泰山的石阶。
当走了一段路,回头看去,身后跟着庞大的队伍也在登山。
李治与李慎,小于菟与薛万备,英公,岑文本,于志宁,等一众文臣武将都跟在身后。
每走一段路,大概是山下的香要燃尽之时,在石阶上就有香炉备着,再一次点上一支香。
登山的队伍很庞大,但也安静了,众人神色严肃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迈开脚步跟着皇帝的步伐登上。
顺着石阶走了一个时辰,越往上走,上方的道路就更崎岖,石阶也因年久失修,有些破落了。
再往上走,就能见到有裂痕或者是石板碎裂的石阶,这都是岁月痕迹。
距离上一位皇帝登临泰山也不知是何时,久远到通往泰山顶上的道路多年没有修缮。
见陛下停下了脚步,一旁的内侍忙给陛下擦去汗水。
内侍吩咐道:「陛下有旨,暂且休息。」
小于菟也爬不动了,早晨时的豪言壮语早就忘记,抱着薛万备的腿大口出气,几度想下山。
群臣三三两两坐在石阶上休息,工部的人手先一步上去,为陛下之后登山铺平道路。
李承乾拿着水囊饮下一口水,看着山下的风光,能够见到远处静谧的村子升起的炊烟,还有河流穿行在林间。
现在看去,来时的官道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小道。
再抬头看去能够见到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洒下,隐约可见一道道阳光在空气中的样子。
李世民道:「这天下的景色多好啊。」
李承乾道:「父皇,一眼也看不尽整个天下。」
父子俩会意一笑,休息了半个时辰,陛下与太子再一次动身登山,后方的朝臣武将纷纷跟上。
英公就跟在陛下与太子身后。
又走了两个时辰,已是黄昏天,太子搀扶着陛下踏上一个个台阶的样子,看着令人动容。
李绩心头一暖,又觉得鼻子有些酸。
直到入夜,已有人在前方的山道上点了一个个的灯笼,只不过天色并不好,今夜下起了细雨。
好在早有准备屋舍,能够避雨。
李承乾见到小于菟是被薛万备背上来的。
其实这孩子大可不必来登泰山,李承乾给他按着腿道:「你说你登泰山做什麽,现在可好?爬不动了?还下不去山?」
小于菟道:「孩儿休息一晚,就能再爬山。」
李承乾吩咐一旁的年轻内侍,道:「给他好好按按,不然明天脚就肿了。」
「喏。」
随着内侍的按压,小于菟又发出了声声惨叫,这孩子实在是遭罪。
众人正在用着随身携带的乾粮就着水喝下,火光在夜里点亮,泰山的夜里还有些凉,而且还下着雨,众人纷纷收紧衣衫。
李承乾先是看了看李慎与李治没有大碍,再给薛万备递上水囊,道:「辛苦你了,背着他登山。」
「末将不辛苦。」
李承乾坐下来,听着雨水落在林间的沙沙声,又道:「这孩子总是这样,心气很高。」
薛万备嘴里嚼着饼,道:「小殿下心气高也好,身为皇子自然是要与我们不同的。」
李承乾道:「他的确是个有志向的孩子。」
「嗯。」
这一路登山而来,只有太子殿下的状况最好,如岑文本这般的年迈老臣已是走不动了,之后的山路能走几步是几步,登不上也不用再勉强了。
一夜过去,众人安静地休息着,天亮的时候,山林中传来了悦耳的鸟鸣声。
一行人再一次朝着泰山登上进发,这一路上众人比刚开始登山的时候轻松了许多。
李世民放慢了脚步,与几个朝臣有说有笑讲着话,这段路没有这麽陡峭,众人也轻松了很多。
当路过一处古老的石门,礼官介绍道:「此乃当年汉武帝禅山时留下的。」
李承乾看着这座古老的石门,石门的上方有一角已脱了,问道:「可以在这里修建新的石门吗?」
「回殿下,待陛下封禅之后,便可以。」
当年汉武帝前后五次登临泰山,这里有不少的遗迹也都是汉武帝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