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从来就不为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脉,又或者是母系的姊妹一脉多少都有联系,虽说士族是现成的,招揽士族能够减少很多的时间成本。」
    「但他们那些人不是孤想要的。」李承乾又把手往袖子里揣了揣,道:「孤眼下不想被他们左右,在这天下万万千千的人中,士族只是很小一部分人,但这个世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在乡野里淳朴的农民。」
    「换言之,这万千的淳朴乡民,才是孤想要的,古往今来一次次的实践都在史书上记录着,士族作为一个时代的精英集体,他们对读书人的垄断,恰恰是一种桎梏。」
    温彦博闷声一叹,出气时候嘴边的胡须也跟着动了。
    李承乾缓缓道:「老先生,这都是孤的一己之见。」
    温彦博抚须再看眼前的文章,沉默不语。
    这个时候,李治走来说道:「这位老先生,皇兄说得不错,生产的主体从来不是士族,所谓精英也不过是想要脱离生产的那些人,他们为了脱产会不断吞并田地的。」
    见到皇兄严肃的目光,李治讪讪一笑,道:「弟弟这就去接着去玩,不叨扰皇兄。」
    言罢,他快步跑开。
    温彦博低声道:「晋王殿下还不满十岁,就已有这种见地了吗?」
    李承乾道:「老先生见笑了,孤的弟弟只是随口一说,您莫要放在心上。」
     温彦博低声道:「殿下对世家士族是如何看待的,能与老朽说吗?」
    李承乾又道:「目前为止,孤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
    见这个太子惭愧一笑,狄知逊也愣愣地跟着一笑。
    颜勤礼道:「这是京兆府给的地图,崇文馆需要在关中各县开辟学舍,并且通过讲学来吸引关中乡民?」
    李承乾道:「孤确实是这麽想的,就做这两件事,脚踏实地,一步步地走。」
    温彦博叹道:「老朽会与府尹商谈的,但殿下舍弃士族,而选择乡民,少见一朝太子会这麽做。」
    「以后,有劳老先生。」
    「殿下不用与老朽客气。」
    李承乾又看着一旁正在与狄仁杰说着悄悄话的李治与李慎,道:「回去了。」
    「皇兄,这就走了?」
    「嗯,如果以后还想来,可以自己出来玩。」
    两个弟弟听到这话,眉开眼笑地跟上皇兄的脚步。
    孩子的需求是很简单,只要有了夥伴,他的童年就正式开始了。
    不过东宫的孩子很特殊,他们所学所听的与其他孩子都不同,他们的认知能力比这个时代的孩子还要高出一大截。
    李承乾道:「稚奴,慎儿。」
    两个弟弟抬头看着皇兄。
    「往后孤还会加深东宫的课程,要是学不好,就不用出来玩了。」
    李治如今有了十足的动力,为了出来玩,他不会再倦怠学业了。
    李慎道:「皇兄放心,弟弟一定好好学。」
    翌日,尚书左仆射与右仆射是不上朝的,现在的李靖大将军虽说还会来朝中走动,但不参与朝政,尚书左仆射温彦博老先生也是一样。
    尚书省是朝中空置的,许多与尚书省有关的官职,也都是虚衔,只领受俸禄,没有具体的职权。
    自从父皇登基以来,尚书省便是这样。
    李承乾看着朝堂,众人又在为了派谁去监理河西走廊的工事而争吵不休。
    昨天李义府向朝中递交了河西走廊建设的近况,敦煌郡已建设好了,原本的敦煌郡已经废弃多年,但修建之后,依旧是一个可以收容数万人的城郡,许多散落在外的民户,也都迁入了敦煌郡。
    一开始河西走廊的工事没什麽关注,但眼下来看,李义府在河西走廊闹出了这麽大的动静。
    朝中众人都觉得需要有人去监理工事。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方争论不休。
    李世民看这场争论起因的始作俑者,也就是当今太子,这小子最近很少在朝堂上讲话。
    凡事都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他是一心建设关中了,可看最近的东宫起居注,这个太子平日里很清闲,清闲得可以与李卫公下棋一整天。
    李世民侧目看着儿子,越看越不爽利。
    总觉得这个儿子肚子里有货,可他又不想说出来。
    「去年开春,李义府科举及第入仕,朕听闻是太子派出李义府前往河西走廊修建河西四郡。」
    殿内又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看向他太子。
    李承乾呼吸平顺,缓缓睁开眼,道:「父皇,儿臣只是让他去河西走廊建设,至于往后的事,儿臣从未对他吩咐过。」
    李世民沉声道:「太子行事应该有始有终才对。」
    「父皇说的是。」
    「那太子觉得河西走廊的工事该如何安排?」
    「儿臣以为由父皇来选择监理人选最合适,修建河西走廊的事儿臣的主张,李义府又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