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子也端坐着,李丽质道:「明达,你就不用写了,你连字都写不好。」
    小兕子点着头还端坐着。
    李治挠了挠头,他费劲地看着眼前这张空白的纸张,也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如果眼睛可以冒火,多半这张纸就在他手中洞穿了。
    再看一旁,李治发现慎弟正在奋笔疾书,他咳了咳嗓子。
    李慎转头看向正在注视的皇兄。
    李治也抛去眼神。
    随后李他又低着头,这又不是答题。
    午时,李承乾坐在太液池边钓鱼,丽质就将今天考试的文章送来了。
    她搁下一卷考卷,双手放在炉子边取暖,又十分宠溺地抱着小鹿伸过来的脑袋。
    李承乾拿过一张纸,看着文章。
    东阳想要做一个能治病救人医者,高阳想要成为一个女将军,临川要成为丽质皇姐这样的人,汝南说要学琴。
    再看到明达的文章,就写了两个字道士。
    平日里对弟弟妹妹就很了解,只有李治的文章写着好好活着,更好地活着,活得更好等等反覆的几句话。
    李承乾将考卷放在一旁,一手拿着鱼竿,一手拿着吕氏春秋又看了起来。
    人的特长通常与环境有关。
    就譬如说李慎说他要成为大匠,或许将来他成不了泥瓦匠,也可能会成为一个设计师?
    弟弟妹妹的梦想平凡且又有些不平凡。
    让李承乾不满的是,他们之中竟然没有以当皇帝为梦想。
    当皇帝难道不该是个梦想吗?
    呵呵……
    李丽质放开了小鹿的脑袋,它就卧在公主的膝盖上,也不想挪开了。
    母后在太液池边种了一些梅花树,现在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坐在水榭中,李丽质看着太液池平静的湖面低声道:「皇兄,郑公是竭泽而渔了吗?」
    「你也听说了?」
    「中书省门前郑公与舅舅吵成那样,如今朝野都知道了,妹妹今天早晨去看望母后,父皇就说起了要给雍州免除一年的租赋,还给了魏王府赏赐。」
    李丽质说罢,有些苦恼。
    现在的雍州与汉时的雍州不同,当年爷爷登基之时重新划定了州府,北魏时期雍州泛指关陇各县。
    而爷爷登基之后,雍州包括了京兆府下辖的十二个县。
    今年天山一战导致关中生产力几近停滞,众多的民壮府兵随军出征,来年确实要减轻租赋了,这是一个皇帝对民生扶持的必要行为之一,依旧秉持着轻徭薄赋的理念。
    李丽质又道:「父皇是不是站在舅舅一边。」
    李承乾道:「无关父皇站在谁的一边,来年的租赋重心不在关中,而在洛阳,你是不是觉得父皇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嗯,考虑过。」
    李承乾从湖中钓起一条鱼,笑道:「来年该生产还是要生产的,田地的租赋该免除就免除,让关中乡民好好休养一年半载。」
    兄妹在太液池边说着话,天空又下起了大雪,贞观十三年就在一片静谧中过去了。
    贞观十四年,正月,长安各处坊间有官吏正在念诵着旨意。
    因苏婉正是怀孕最关键的两月,皇后在正月初一这天就来到了东宫。
    从去年夏天六月发现身孕,到如今的新年正月,东宫的第一位新生儿的出生就在这一两月间。
    东阳向母后道:「快则这月,最迟多半是二月。」
    长孙皇后道:「你父皇还打算去骊山游猎,母后就不去了,陪着孩子生下来。」
    苏婉颔首道:「让母后牵挂了。」
    长孙皇后扶着儿媳笑道:「这孩子一看就是急性子,多半是着急要出生的。」
    苏婉笑着点头,道:「在肚子里也挺闹的。」
    东宫一片安宁,玄武门北面的一处营地,这里是父皇新建立的百骑营,李承乾与父皇正在这里比试着箭术。
    李承乾骑在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二十步之外吊着的一枚金块,将弓弦拉满,一箭而出,箭矢擦过金块,用细绳吊着的金块不停晃动着。
    「殿下好箭术!」李孝恭拍着手掌,在一旁大喊道。
    尉迟恭神色凝重道:「陛下已很久没有骑射。」
    长孙无忌也点头。
    郑公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秦琼与李绩倒是笑着不语。
    李世民拿着手中的弓,看着儿子的马匹停下,心说承乾的好胜心还挺强。
    心中思量片刻,李世民策马而起,在马背上拉弓而起,也瞄准了金块。
    箭矢放出,也是精准地击中了金块。
    「彩!」众人纷纷高呼,比太子殿下先前的呼声更高了。
    吊着金块的木架又被后移了十步的距离,这一次是三十步远。
    李孝恭伸腿,用脚尖轻轻碰了碰正坐在火堆旁烤肉的程咬金的手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