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登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新罗诸国诸部请封天可汗。」
    「论道经邦,任惟勋德,分陕作伯,实寄亲贤,与天下同贺。」
    念罢,李世民亲自将玉玺送到了儿子的手中。
    李承乾手捧玉玺,谢过天恩。
    随后太监又拿起一道旨意,朗声念道:「朕今登基,以主黔黎,勉循舆情,时年少,望请众卿相助,今天下疲弊,愿与民休息,谢天恩,恭诣太庙,年号:乾庆。」
    这位年有二十八的太子登基称帝,这是一位年轻且强大的皇帝。
    李承乾在父皇与母后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入太极殿内,脚步走过文武大臣,一步步地来到皇位前。
    身着天子冠服,脚步沉稳地走到皇位,双目看着满朝文武,缓缓在皇位坐下。
    这个过程其实从未尝试过,也从未练过,只不过这位太子完成很好。
    内侍又朗声念诵起了旨意,道:「封赵国公太尉掌国事辅政,封英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掌天下州道府兵马调度。」
    「中书令岑文本加封加银青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
    「……治书侍御史马周加赐左光禄大夫兼掌御史台,封中书侍郎褚遂良任民部尚书,加封光禄大夫。」
    「封中书侍郎许敬宗任礼部尚书兼京兆府尹,加赐银青光禄大夫,命太子詹事于志宁执掌门下省……」
     一道接着一道的旨意颁布,一个接着一个朝臣出来接旨,几乎中书省的每个官吏的官职都提了一大截,不出意外的是这些追随过太子的人,都得到了提拔。
    自此,朝中格局焕然一新,形成了以赵国公与英国公为首的班底,并且下分岑文本,马周,于志宁等人。
    李承乾静坐在皇位上,听着一道道旨意念诵,这场朝会是漫长的。
    太极殿后,高士廉坐在这里,隐约能够听到大殿内的一声声高喝。
    李渊笑道:「你现在高兴了?」
    高士廉低声道:「难道你就不高兴吗?」
    两位老人家相识回到了当年相识的时候,如朋友一般谈话。
    高士廉道:「老朽年迈了,现在死也瞑目了。」
    李渊道:「朕还没死呢,还欠着孙子这麽多银钱,用你的家产还吧。」
    「说笑了,老朽的家产就剩长安的那处宅子,该给的也都给了。」
    李渊抚须道:「那宅子也值钱呀。」
    高士廉道:「你们李家人的手段都厉害,让辅机不得不站出来,站在太子的那边,二郎也罢,太子也罢,他们父子合谋,谁又拦得住。」
    李渊道:「你在抱怨什麽,承乾也是你的外孙。」
    「老朽只是在想,往后这天下恐怕要死不少人了,嗯……要死不少人。」
    「是呀。」李渊看着地面,道:「二郎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可承乾是个很理智的孩子,他从来没有妇人之仁,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高士廉道:「执掌社稷的人,就不该妇人之仁。」
    长安城内,白方又被拴在了朱雀大街上,他抬眼想要去看朱雀门,但现在的朱雀门早就被围地水泄不通,人们都想看看现在的皇帝是什麽样,那位传闻中的太子登基了,长安城的坊民都很好奇。
    白方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他第一次来长安就遇到了新帝登基。
    长安不良帅魏昶快步跑回了家里,他一把抱起妻子薛五娘,大声道:「哈哈!太子登基了。」
    薛五娘被丈夫扛在肩上,她拍打着丈夫的后背,道:「知道了,整个关中都在庆贺。」
    魏昶道:「我看了,长安城的几处城门都围满了人,此番太子登基众望所归,所有人都在庆贺太子。」
    薛五娘道:「那是因这位太子是最得民心的,我听长乐公主说过,只要太子登基了,关中的乡民便能够心安,因现在的关中就是太子建设起来的,我也不懂这些……」
    直到薛五娘受不了孩子的笑声,她受不了丈夫当着孩子面的举动,又揍了丈夫一顿。
    屋门被重重地关上,魏昶鼻青脸肿地坐在家门口,脸上没有委屈尽是高兴。
    换言之,这也是心安。
    武功县,苏亶因染了风寒,不能去长安庆贺,他咳嗽着走出家门,朝着太极殿方向跪拜在地。
    苏勖道:「往后我等也可安宁了。」
    苏亶低声道:「婉儿说过,太子是心有大志的,太子登基之后,才是要改变大唐的时候。」
    苏勖抚着灰白的胡须道:「这天下还要如何呀?」
    苏亶摇头,痴痴地道:「不知道呀。」
    杜荷站在一处高楼前,望着长安城方向,也是拜倒行礼。
    而后,他又回身看向这座高楼,这座楼宇是用来教导人们钻研生产技术的,是提振关中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杜荷对经商已没有太多的兴趣,不过现在手中的人手不少,有些事已不用他亲手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