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玄奘归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作获得工钱。」
    「他们的孩子可以在煤窑附近的书舍读书,而父母通过劳作能够安居,孩子有了书可以读,一个煤窑造福了上千户人家。」
    「我在河北见过,他们在煤窑劳作时需要戴着面罩,但他们走出来时都是黑漆漆的,当他们洗净煤灰,重新看到他们的笑脸时,本官觉得那就是天下最好看的笑容。」
    「现在,你觉得你手中的蜂窝煤是从哪里来的?」
    玄奘拿着手中的这一小块蜂窝煤不语。
    李敬玄又道:「支教是十分庞大的事业,为此可能要坚持数十年,或者是一代人,或者是几代人,但为此朝中不计成本,维系至今,陛下没有任何的怨言,散去中原各地的支教夫子又能教书,还能继续参加科举。」
    玄奘闭目又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他道:「陛下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李敬玄骄傲地笑了笑,又道:「待你去长安时,应该是长安正在科举,我当年科举时,长安可谓是人山人海。」
    「本官与你说,你或许不觉得,但朝中坚持支教已有近十年了,这些年坚持不懈,当年的陛下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
    李敬玄的话语顿了顿,朝着长安城朝拜,道:「当年的太上皇一生征战四方,毕其一生东徵得还,泰山封禅,这世上总会有人,将一件事当作毕生的成就去努力,为之奋斗一生。」
    「还有郭骆驼在西域开辟了上千个坎儿井,吾等何其幸哉,见到了这等壮举,人生在世,有如此榜样,此生定要不负来这人间一回。」
    玄奘听李敬玄说了很多,这是一个将东征的太上皇当作毕生追求的榜样,他还要追随现在的天可汗,他觉得那是一位值得追随的皇帝,一个能说到做到,并且能为一件事而毕其一生的人,是值得他效死的。
    玄奘再一次启程,又过了半月,他途经了泾阳,他听说了长安正在科举的事。
    长安城的六月,皇城内,十分地寂静。
    就连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街也都比往日安静。
    李承乾推着轮椅来到宫墙上,坐在轮椅上的是郑公。
    从这里可以一眼看到科举的盛况,数千名学子排列而坐,正在书写着科举的考题。
    郑公就这麽安静地坐着,他低声道:「可惜老臣看不了多久了。」
    李承乾握着郑公形同枯槁的手,坐在一旁,看着郑公呼吸起伏越来越微弱,问道:「您累了吗?」
    郑公缓缓点头。
    在后方,郑公的家人已泣不成声。
    在今天,平日里虚弱的郑公忽然说要来看看科举,他们就心有所感。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