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郭骆驼也好,孙思邈也罢,本还以为玄奘也是如他们那样的人,怎麽就被你……」
    李承乾递给爷爷一块甜瓜,道:「今年的瓜极为爽口。」
    李渊将一块瓜放入口中嚼着。
    「孙儿是要造福苍生的皇帝,他是个要普度众生的僧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孙儿与他立下了三年之约,三年后若是世人不再需要他的信念了,他就从此归隐。」
    李渊摇头道:「治理社稷是你的事。」
    「自然是孙儿的事。」
    李渊低声道:「你父皇若还在皇位上,必定会善待玄奘的。」
    「爷爷所言不错。」
    「你不一样。」
    「爷爷是说孙儿是一个吃干抹净的人?」
    「你这孩子就是太不慈悲了。」
    李承乾自在地吃着瓜果,看着太液池的景色笑着不言语。
    李渊不自在道:「怎麽自你登基之后,朕觉得你越来越清闲了?」
    「其实做一个好皇帝并不难,用对人做对选择就够了。」
    李渊坐在一旁,也觉得此刻岁月静好,又不自觉地抖腿。
    正巧路过的临川神色不悦道:「爷爷,都这般年纪,不要再抖腿了。」
    李渊正抖着的腿忽然停下。
    或许多年后,李承乾希望玄奘能够穿着一身僧袍立于天地间,手执三尺长剑,大喊一句佛拯救不了世人。
    拯救世人需要信念,可救世主从来不是慈悲的呀。
    哪怕是放在人类史观上来看,也是如此。
    长安城的西面,正有一群劳动力正在赶往泾阳,领着这群壮劳力的正是现在的殿中侍御史杜正伦。
    杜正伦怎麽都没有想到,怎麽都想不明白,为什麽当年的太子登基了,却让自己来泾阳,监督修建印书作坊。
    骑在马背上的杜正伦挠了挠头,想不明白,真的是想不明白。
    督造一事本就是工部的职责,这与自己有什麽关系,难道说现在的阎立本要告老了,想要让我一个御史任职工部尚书?
    其实做一个工部尚书也没什麽不好的,杜正伦觉得以自己的功劳,做一个工部尚书也不是不可以。
    有个京兆杜氏子弟策马而来,他赶到杜正伦身边道:「叔叔,朝中又有任命了。」
    人到中年已年过四十的杜正伦,身体跟随着马匹的走动而摇晃,他正色道:「什麽任命?」
    「阎大匠真的告老了。」
    杜正伦问道:「那现在的工部尚书由谁任职?」
    「是徐孝德暂代。」
    「他?他懂工匠之事?」
    「朝中说了,工部尚书不一定需要懂工匠之事,只需一时能够调度人手即可,毕竟是朝中官职,总需要由官吏来安排。」
    不知不觉已走到了泾阳,杜正伦这才从恍惚中回神。
    这里有一座十分庞大的作坊,这作坊原本是杜荷的。
    可现在这里是已收归朝中所有,杜荷用一种极其低廉的价格,将作坊卖给了朝中。
    你情我愿的事也没什麽好计较的,现在的杜荷整日修房子为乐。
    好在京兆杜氏没有将杜荷逐出家门,本来杜荷就是伯父的孩子,杜正伦本就看不惯杜构的为人。
    杜荷翻身下马,听着这里的县令讲述着此地的情况。
    朝中要在这里建设一座占地近千亩的大工坊,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若皇帝要享乐,也该修个宫殿的。
    杜正伦见到了应国公武士彠,如今老迈的应国公已不再理泾阳作坊的事务了,而是整日养龟为乐。
    这也是一位长寿的老人,杜正伦对他毕恭毕敬。
    乾庆元年六月,胜光寺的门匾被拆了,并且将寺内的钟也拆了下来,当所有的僧人离开之后,苏亶领着数百个崇文馆的学子走入了这处寺庙,并且将崇文馆的门匾挂上。
    至于那些离开僧人,他们或许只有还俗一条路了,就算是去别的寺庙,但也不见得有人会收留他们。
    谁也不知道当今陛下与玄奘都说了什麽。
    玄奘离开西域时就抛弃了西域的一切,现在玄奘离开了关中,他又抛弃了关中的僧人们。
    众多僧人还很困惑,他们不解。
    玄奘为何会这麽做?
    苏亶如今任职崇文馆的主事,他对一位老僧道:「我们已封存了这里的钱财,往后还请老人家还俗吧。」
    老僧没有多言,他坚信玄奘的选择一定有他的道理,带着其馀的僧人离开了。
    其实胜光寺是很富有的,他们的库房中有不少钱财,甚至还有如今鲜有人会使用的隋钱。
    之后会有京兆府的人给这些僧人安排工作与住处。
    馀下的事与崇文馆无关了。
    苏亶看一箱箱装满了书卷的箱子抬进来,他正翻看着书卷。
    有一个学子快步走来,禀报导:「苏主事,外面有几个人想要问能否给他们印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