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笑道:「父皇,皇兄。」
李承乾问道:「你的作业,如何了?」
李治道:「快写完了。」
李慎道:「根本没写。」
言罢,见李慎要跑,被拆穿的李治怒道:「休走!」
两个弟弟又风风火火跑远了。
李承乾揣着手,叹道:「他们平时都是这样闹哄哄的吗?」
父子俩少有的默契,此时此刻同时蹙眉。
「朝中难得休沐,父皇难得清闲能够避暑,让她们再快活一段时间也好。」
在别苑前的石桌边坐下,石桌上刻着棋盘,这是太子殿下命工匠造的石桌子,既能用来喝茶,也能下棋。
眼下,李世民不愿意和这个儿子下棋,因几次输给舅父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动过那种充斥着杀伐,充满博弈的象棋了。
他拿出一份军报放在石桌上,道:「有件事要你去办。」
李承乾狐疑地拿过军报,打开看着。
「军报是昨夜送来的,牛进达驻防河西走廊,于阗人千里奔袭到河西走廊带来的急报,吐蕃人攻打了他们,死伤三千馀人,听说现在吐蕃还在继续攻伐。」
听着父皇讲述,李承乾也看完了军报,将其放在一旁,揣着手坐下来,蹙眉不语。
李世民低声道:「于阗以往一直臣服中原,只不过现在国势渐衰,吐蕃人便有了异心。」
见这个儿子还沉默着,李世民接着道:「朕知道,东宫与吐蕃大相禄东赞一直都有往来。」
言至此处,李承乾大概明白父皇要说什麽了,依旧揣着手没有讲话。
「你若能让禄东赞就此收兵,于阗会继续向大唐臣服。」
看儿子还沉默着,李世民强调道:「这对社稷来说很重要。」
李渊默不作声地从一旁走远,李承乾感觉爷爷路过是刻意的,便道:「爷爷。」
「哎呀。」李渊忽然停下脚步讶异一下,道:「西域呀,西域好呀,应该早点拿下才对。」
言罢,见爷爷也坐了下来,他老人家抚须道:「承乾,你父皇说得没错,若于阗能够臣服大唐,对将来的社稷大有益处。」
李世民颔首,目光还看着儿子。
感受着爷爷与父皇的两道目光,李承乾犯难道:「其实儿臣与禄东赞并不熟。」
「朕可听说那禄东赞在吐蕃常说东宫太子与他情同手足!」
李承乾痛苦地抚着额头,道:「都是误会。」
李世民道:「误会?那这个误会还挺大的。」
李渊接过李丽质端来的面条,他老人家又给自己的儿子与孙子也端来了面条,就放在桌上,而后在碗上搁着筷子。
随后,李渊自顾自吃了起来。
爷孙父子三人,沉默许久。
李世民也拿起碗筷就要吃面。
李承乾道:「好吧,孤给禄东赞写一封书信,至于能不能劝动他,只能看运气了,但不论结果如何于阗来年都要给大唐献上足够的贺礼,儿臣的这封书信可是很贵的。」
李世民这才点头,又放下碗筷道:「朕这里还有一份密奏。」
一般来说能够给皇帝密奏都是极其信任的臣子。
接过父皇手中的密奏,正要拿过来,一用力却见父皇还拿在手里。
「这份密奏是河西走廊送来的。」
「儿臣看看。」
父皇这才松开手,李承乾拿过密奏,又带着古怪的目光看了一眼父皇与爷爷,这才打开。
长孙皇后正在照料着小兕子用饭,目光时不时看向那不远处的父子爷孙三人。
见陛下与承乾都还未动筷子,不由得一声叹息,这父子俩吃个饭都不能安安静静的。
这个家以后该如何是好……
李承乾看着密奏的内容,看落款是李大亮将军,内容是李义府招收吐谷浑人充作民夫,补充人力来修建河西走廊。
「原来父皇一直派大将军监视着。」
李世民点头道:「人是你选的,李大亮担心出乱子,又事涉东宫太子,便给了朕密奏。」
李承乾道:「没错,这件事是儿臣安排的,李义府会这麽做也是儿臣授意的。」
李渊依旧坐着吃面条,吸溜面条的声音很响亮,显然是吃得痛快。
李世民接着道:「李义府打算用肥皂来支付吐谷浑人报酬。」
「杜荷说过他愿意拿出肥皂给吐谷浑人当作工钱,如果一个吐谷浑在河西走廊劳作一个月,能够得到三块肥皂,这是一笔不菲的钱,在西域一块肥皂可以买到六十钱,一块带有香味的肥皂甚至可以卖到五百钱。」
「当然了,这些也是孤授意的,不然只用五万贯来修建河西走廊根本不够预算,用最小的成本来办这件事,也是孤安排的。」
注意到父皇的目光,李承乾又道:「父皇让儿臣监理朝政的,儿臣不能坐视大好的机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