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缺添乱的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承乾揣着手道:「这吐蕃真是添乱。」
    长孙无忌轻笑道:「呵呵呵,这世上从来不缺添乱的人。」
    现在的时代并不像后世那麽温和,有那麽多的顾忌。
    禄东赞想要向大唐展示吐蕃的肌肉,当大唐在攻打吐谷浑之时,他们便在一旁坐视旁观。
    当大唐在修建河西走廊的时候,吐蕃便去攻打了于阗。
    就如舅舅所言,这世上从来不缺添乱的人。
    现在的大唐,依旧是个野蛮的时代。
    坚守和平盟约,并且心安理得享受这份和平盟约的人,大多数都是完美主义者。
    可对于现实而言,人心在变化,环境也在跟着变化。
    因此从来没什麽心安理得,国与国之间依旧有孰强孰弱的区别,这才是现实。
    李承乾翻看着今天各部递上来的文书,关中各县已经开始夏收了,再过几天各县的赋税都会徵收,各县的官仓会充盈。
    能够顺利看到夏收进行,这无疑给了朝中一颗定心丸。
    等再抬头看去的时候,不知什麽时候舅舅已离开了。
    李承乾意兴阑珊地收拾了一番中书省,关上了中书省厚重的大门,今天的工作算是结束了。
    太子的工作说清闲也清闲,说忙有时也挺忙的。
    李承乾叫住一个官吏。
    那官吏站在户部门外,他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这才发现对方正是这一次科举进士榜首许圉师。
    李承乾道:「这是在当值?」
    许圉师恭敬地回道:「下官刚入朝为官,想在户部多照看片刻。」
    李承乾吩咐道:「你去一趟京兆府,告诉京兆府尹让他带一些雀麦送到宫里,放在承天门前,让人送进来就好。」
    「喏。」许圉师得了言语,快步走出了朱雀门。
    等雀麦送来的时候,李承乾就坐在东宫门口。
    李道宗亲自扛着一袋燕麦而来,稳稳放下后擦了擦汗水。
    李承乾递给他一碗凉水道:「皇叔不用亲自来。」
    「东宫要的东西,老夫就该亲自走一趟。」
    「有劳皇叔了。」李承乾打开布袋子,捧着一些雀麦仔细看着,雀麦又称燕麦,有降低胆固醇,养心养脾胃的功效。
    给爷爷煮燕麦粥吃再好不过。
    李承乾仔细打量着燕麦,没有这燕麦没有后世这麽饱满,反而显得很粗糙,多半口感也不太好。
    李道宗又从怀中拿出一迭文书,道:「这是各县递交的今年夏收奏报,还没给户部送去,就先给殿下了。」
    李承乾颔首接过这迭文书,问道:「许敬宗还好吗?」
    「他挺好的,近来很少在京兆府停留,一直带着郭骆驼在各县走动。」
    许敬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一个既能冒风险,又有能力的人,也是一个既能背锅又能下黑手的好属下。
    李承乾从来没想过将下属当作棋子来摆布,因下属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不是棋子,他们有感情,也有私心。
    同样的,许敬宗也有私心,哪怕口口声声说着为东宫太子赴汤蹈火,在此之前,他一定事先为他自己想过。
    李道宗又道:「殿下放心,许敬宗没有任何的怨言。」
    「罚他一年俸禄是情非得已,有杜荷在他根本不用发愁衣食住行的问题,有劳皇叔照顾了。」
    「应该的。」
    「近来都没见河间皇叔与李绩大将军,他们都去做什麽了?」
    李道宗回道:「听家中说是去一趟潼关,当初殿下不是给了潼关批覆,修建关隘。」
    「原来是这样。」
    「是呀,现在宗室的事都是崇义公子在安排。」
    想起李崇义现在还是一个宗正寺少卿,河间郡王李孝恭一家是父皇很信任的人。
    又因河间皇叔是当年宗室将领中军功卓着的人,由他们家管着宗室的大小事,父皇那些堂亲兄弟自然是信服的。
    李道宗道:「臣先告退。」
    「皇叔慢走,改天再来东宫吃面。」
    「一定。」
    送别皇叔,李承乾朝着东宫内喊道:「小福!」
    「来啦!」
    殿内传来了响亮地回应。
    这丫头快步跑了过来,道:「太子殿下饿了?」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燕麦,道:「这些麦子熬粥,让孤的爷爷多吃点。」
    小福点着头提着一袋麦子回了东宫。
    夜里,李承乾吃着口感粗糙的燕麦粥,翻看着各县的奏章,都是有关夏收事宜的。
    现在的大唐,关中的土地兼并情况并不太严重。
    因此关中的赋税很充裕。
    见太子吃完了燕麦粥,宁儿将碗筷交给候在殿外的宫女,而后她又给殿下倒上一碗茶水。
    饭后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