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和谐的宴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姐妹俩坐在一起,东阳低声道:「我不如姐姐有天分,不知该如何帮助皇兄。」
    李丽质小声道:「今晚就和你讲讲皇兄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记得皇兄讲过,后来就不讲了,只与姐姐讲这些。」
    「那是皇兄怕你们听不懂,等稚奴他们再长大一些,皇兄会全部传授给我们。」
    李丽质又道:「其实明悟了生产关系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
    东阳点头道:「有劳姐姐了。」
    翌日,早朝上兵部尚书侯君集念了一个急报,伊犁河谷的咄陆可汗死了,他的弟弟继承了可汗的位置,也就是沙钵罗至利失可汗。
    与此同时有一个不满咄陆一系的部落首领,逃到了伊犁河以西,此人名叫欲谷设。
    欲谷设因不满咄陆一系的亲唐作派,带着族人迁到了西面之后,便打算自立可汗。
    伊犁河谷的一系列变动传到了朝堂上。
    西突厥是动乱了,这一年都快换了三个可汗了,而这些可汗中多数都在亲近大唐与敌视大唐之间动摇。
    或许几年之后,正在安好享受富贵的高昌王会发现,如今西遁的欲谷设会杀回来,成为他的梦魇,高昌的存亡与这几方突厥的动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现在薛延陀可汗与阿史那的战事,后来会涉及到更大的恩怨,从而牵动各方势力,乃至如今横跨几千里外的在伊犁河以西的欲谷设。
    侯君集朗声道:「高昌王派人送去了贺礼,并且还请大唐天可汗册封,他们承诺,得到册封之后会去征讨欲谷设。」
    李承乾看向坐在皇位上的父皇。
    李世民答应了这件事,愿意给他们册封。
    退朝之后,已是晌午了,今天还要去应付父皇的宴席。
    刚走出太极殿,便见到平时跟在父皇身边的老太监站在这里,他躬身道:「太子殿下……」
    「孤知道了。」李承乾打断他的话。
    「陛下嘱咐了,魏王殿下与吴王殿下也要一同去。」
    刚走出太极殿的李泰与李恪也停下了脚步。
    李承乾道:「伱们与孤一同去吧。」
    两个弟弟行礼道:「喏。」
    兄弟三人跟着这个太监,李恪走上前问道:「皇兄,伊犁河那边闹成这样了,今年来朝使者一定也会很多吧?」
    眼下已经十一月了,吐蕃使团现在还在长安,波斯使者也还在,今年各国使者多半也都入关了。
    李泰道:「其实高昌王是个鼠首两端的人,谁当了可汗,他就给送金银的。」
    李恪点头道:「是很讨厌。」
    李承乾揣着手走着,一路上很沉默。
    跟着这个老太监走入兴庆殿旁的一个偏殿,而在正殿各路将领也都到得差不多了。
    在偏殿中多数是年纪相仿的人。
    军中对改制成折冲府的变动很顺利,父皇宴请诸将是为了庆贺这一次的顺利结果。
    正殿是各路将领,偏殿中则是诸多将领的孩子,其中多数都是长子。
    兄弟三人刚走入这处偏殿,殿内当即就安静了。
    众人纷纷作揖低着头,向太子行礼。
    李承乾一直走到上座坐好,看着还行礼的众人,轻声道:「都不用多礼,坐吧。」
    「喏!」
    众人这才应声坐下,
    隔壁的正殿传来了欢声笑语,大将军饮酒作乐聊得很开心。
    而此刻偏殿内很安静,安静得有些吓人。
    只有宫女太监们端来了饭食,与碗筷落下碰撞时的动静。
    本来大家还是有说有笑的,太子殿下一来,众人都不敢大声讲话了,甚至有人呼吸都是很小心的。
    这位太子给众人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当今太子手握关中大权,三个辞官的县丞,一个被抓了,一个举家逃离关中,还有一个哭着跪在吏部外,将官职又求了回来,这多半是因怕死。
    而在当朝权贵二代们眼中,这位太子很少在他们之间走动,与太子走得近的只有杜荷与程处默。
    别说县官了,就算是宗室中人都清楚,这个太子殿下为人严苛,李元昌只是议论了几句太子,就被太子命人揍了一顿。
    可事后呢?太子只是被禁足,揍了自己的叔叔,反倒和没事的人一样。
    被禁足又如何?太子连当今陛下都敢顶撞。
    换言之,太子殿下为人孤僻,得罪太子的人目前来看都没有好下场。
    隔壁的正殿又传来了欢笑声,笑声很响亮。
    而此刻的偏殿,殿外的秋风吹过,偏殿内一群少年人各自而坐,多数低着头,没有人开口吱声。
    甚至有几人如坐针毡,这种氛围,令人大气不敢出。
    李承乾坐在上桌,众人脸上的神情一览无馀,看着眼前的酒樽,酒水有些浑浊。
    眼看太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