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候,已是临近九月。
    关中的酷暑结束了,皇帝决定在九月结束今年的避暑。
    边关的急报比吐蕃人的信早一天送到了太液池,李世民看着急报沉声道:「竟真的收兵了。」
    尉迟恭道:「陛下,看来东宫太子与禄东赞之间真有来往。」
    李世民双手背负站在太液池边,叹道:「可承乾常说他与禄东赞的来往并不多。」
    尉迟恭作揖道:「那就是吐蕃人希望让陛下与朝臣相信,太子与吐蕃大相的关系很好。」
    「他们这麽做是为了什麽?」
    尉迟恭回道:「足以见得,他们的图谋更大。」
    李世民的目光盯着太液池的湖面,道:「太子殿下知道这件事了吗?」
    「禄东赞的信明天才到长安。」
    「呵呵呵……一个吐蕃的大相倒是懂得进退,松赞干布是一个从善如流的人吗?」
    尉迟恭躬身站在一旁不语。
    翌日,天还未亮,李承乾就在晨练了,与往常一样练习着箭术。
    天还只是蒙蒙亮,就见到远处走来两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李绩大将军,与皇叔李孝恭。
    李承乾一箭放出,箭矢精准地钉在靶子正中心。
    见状,李孝恭拿出一块银饼丢给了李绩。
    李绩笑着将银饼收入怀中。
    李承乾好奇道:「皇叔与大将军这是在做什麽?」
    李绩穿着上朝的朝服,回道:「末将与河间郡王打了个赌,让太子殿下见笑了。」
    李孝恭哀叹道:「原本以为我等不在这些天,太子殿下会懈怠锻炼。」
    李绩又道:「从刚刚的那一箭足以见得,太子殿下不仅没有怠慢锻炼,而且箭术更加精进了。」
    李孝恭坐在一旁,道:「服输了。」
    李绩朗声笑着,一脸意料之中。
    李承乾继续练着箭术,心里还是对两位拿东宫太子来打赌,这等事怎麽想怎麽不舒服。
    「寻常军中的弓手需要练一两年才堪堪能用,孤自然不敢怠慢。」
    李绩看着一百五十步开外的靶子,道:「太子的箭术越发精湛了。」
    李孝恭点头道:「身体也更结实了。」
    现在箭术上的控弦更加稳当,放出去的箭矢力道更大,箭矢也更稳。
    见皇叔抛起一个藤球,李承乾张弓搭箭,瞄准了就要落下的藤球,一箭放出,箭矢穿过藤球,精准地落在靶子上。
    李孝恭拍手道:「甚好!」
    小福端着三碗面条出来,三人坐在东宫门前吃着早饭。
    「娘的!」一口面条入口,李孝恭情不自禁说了一句话,道:「外面的饭真不是人吃的。」
    李绩用筷子敲了敲碗,道:「这才是人吃的。」
    已经可以看到有三三两两的官吏走入承天门,今天父皇就要来上朝了,多半再过一个时辰,弟弟妹妹睡醒就会回来东宫。
    李承乾默不作声吃着面条,想着今天早朝不能监理朝政了,朝中权力又会全部回到了父皇手里。
    小福站在一旁,如果这个时候还有朝臣要与殿下一起用饭,她再去锅里捞一些面条出来。
    「皇叔?」
    「嗯?」
    「潼关修建得如何了?」
    李孝恭吃完面条擦了擦嘴道:「很顺利,又不是多大的工事。」
    李绩点头道:「其实早在十年前就看出来黄河水位变化,没想到如今又出现了一条路,竟然可以绕过函谷关,如此一来潼关就极为重要了。」
    李孝恭不住点头,将碗筷放在一旁,舒服地拍了拍有些发福的肚子,打了一个饱嗝后,道:「痛快。」
    李绩咬了一口葱,又将剩馀的面条吃完,再将剩下的半截大葱全部吃下。
    李承乾收拾了一番,便要一起去早朝。
    一路上,李孝恭问道:「老夫听说关中各县将许敬宗弹劾了?」
    李承乾揣着手,道:「各县作风彪悍惯了,不过都已安排好了。」
    大唐的朝堂与民风有关,大唐的民风是朴实且彪悍的。
    因此现在的大唐还是很务实的,身为一县县丞也好,身为京兆府的官吏也好,你要是对其中一县厚此薄彼,难免会被弹劾。
    「孤觉得切实了解各县情况,了解各县的需求,这项工作应该持之以恒。」
    李孝恭道:「老夫不懂这些,还以为东宫被欺负了,当时要不是懋功拦着,老夫早就驾马杀回长安。」
    李绩尴尬一笑。
    走到太极殿前,李承乾又道:「让皇叔挂念了。」
    李孝恭叹息一声,走向了朝班上自己的位置,又与一众许久未见的好友们纷纷问好。
    此刻太极殿内,群臣已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承乾从文武两列朝臣之间走过,见有不少目光看着自己,也在小声议论。
    来到自己的位置上,今天要等父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