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功自然要封赏。」
「专业的人要放在关键的位置上,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最难得的,郭骆驼这辈子只会种地,父皇让他离开司农司卿,这才是害了他。」
李世民蹙眉不语。
「往后郭骆驼依旧在司农寺任职,孤会给他安排人手,再让他带几个弟子,他的事业很重要。」
李绩走在陛下与殿下的马车后方,尉迟恭带着兵马走在前方。
距离上正好可以听到对话。
李承乾低声道:「给个从五品的县男爵位吧。」
李世民坐在马车内抚须点头,「他能够在关中种出葡萄,朕当给他赏赐,等今年丰收,朕会安排的,倒不知他是哪里人士。」
「关中沣水,丰乐乡人。」
一旁的马车又传来了儿子平静的话语声。
朝中有一个言出必行的太子,且不说这个太子能力如何,只要殿下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追随他的人肯定不会少。
马车一直到了玄武门前停下,李承乾下了马车,衣衫被吹得猎猎作响,舒展着四肢,道:「父皇,儿臣先回东宫了。」
李世民的马车刚刚停下,传来了沉闷的声音,「你回去吧。」
李绩看着太子殿下独自一人走入了宫门。
李世民道:「他平日里都是这样吗?」
李绩道:「其实太子殿下平时很健谈的,就如来的时候与陛下交谈那样。」
「他健谈?」
李世民摇头一笑,也走向了玄武门。
东宫,皇兄回来了,弟弟妹妹终于可以用饭了,她们很高兴。
李承乾将手中的碗筷交给小福。
她看到殿下将空空的碗与筷子带回来,很是高兴,对她来说世间最难满足的事,便在于此。
哪怕东宫少了一根筷子,她都要将它找到。
见皇兄洗了手坐下,准备用饭。
李治小声道:「皇兄,弟弟将葫芦娃的故事告诉狄仁杰了。」
李承乾颔首,「嗯。」
李慎道:「那狄仁杰说大娃既然已落难,有了前车之鉴二娃就不该莽撞,不看前车之鉴必定会重蹈覆辙,而后三娃四娃都一样,他们没有远谋。」
李承乾低声道:「孤知道了,吃饭。」
「喏。」
夜晚,一队官兵来到了河西走廊,领着这队官兵而来的正是兵部侍郎段瓒。
李大亮领着四郡官吏还有李义府一起来迎接这队人马,因来这里的人不止有兵部的人。
段瓒翻身下马,快步上前道:「见过大将军。」
李大亮叹道:「有劳你们星夜兼程。」
李义府站在大将军的后方,作揖低头,馀光看着前方与大将军交谈的官吏,这些人都是从长安来的。
段瓒叹道:「朝中为河西四郡的事争论不休,命我等前来看看。」
李大亮回道:「河西四郡一切都好。」
李大亮是陇西人氏,早年间在洛阳被俘后来投效了李唐,后在征讨辅公柘的战事中,与李靖配合拿下了江南诸地。
是陛下极为信任的将领之一,是朝中骁勇的老将之一。
如今的河西局势,由李大亮坐镇河西走廊,牛进达在河西走廊以西的吐谷浑地界伏俟城驻扎,领兵驻扎在青海腹地。
一前一后的布置就是为了钳制吐蕃的同时,还要控制吐谷浑馀下的乱民。
段瓒看了看四下,道:「那个叫李义府的人呢?」
李大亮也四下看了看,愣是没有找到,挠了挠下巴络腮胡,喝道:「李义府!」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穿着蓝色官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道:「大将军,下官在。」
李大亮喝道:「你去哪儿了!」
李义府收起作揖的双手,回道:「下官一直站在这里。」
闻言,李大亮又喝道:「老夫怎麽没看见你。」
「回将军,下官品阶低微,站在他们后面。」李义府指了指站在后方穿着品阶更高的官服,那都是四郡的上官与长史。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门下省典仪,奉太子之命前来修缮河西四郡,也不过领了一个修城之权。
本质上,从官阶来看,还是一个微末的门下省典仪。
李大亮想要责备又无从下口,面向段瓒又面带笑容,「段侍郎见笑了看,这年轻人不灵醒。」
段瓒站在火把下,点头道:「看看他辩解得这般周全,怎会不灵醒。」
李义府作揖道:「下官口拙,让段侍郎见笑了。」
段瓒是朝中大将军段志玄的儿子任职兵部侍郎,而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段志玄就追随了还是少年的陛下。
李大亮面对眼前的监察队伍,要多客气就有多客气。
段瓒领着队伍走入了修缮好不久的敦煌郡,更多的火把也跟着队伍入城了。
李义府低声道:「大将军,下官刚刚是否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