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安西军的归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地自容,他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去,自己是皇兄养大的。
    李治唤道:「慎弟,慎弟。」
    李慎起身道:「怎了?」
    李治翻看着一卷书,「这是西域生产卫府的卷宗。」
    李慎也当即来了精神,揉了揉眼,凑近看着,疑惑道:「嗯?这西域的生产卫府怎麽不在京兆府的治下。」
    李治也发现了问题,道:「这是卫府,是军中的当然不是京兆府管辖。」
    「慢着。」李慎打住话语,来回踱步思量着,道:「这与当年的关中生产模式是不是有异曲同工?。」
    李治道:「是吗?」
    李慎觉得前几年,又是去泰山,又或者去江南,再不济就是住在洛阳,几乎错过了关中发展最迅猛的那几年。
    李治道:「关中的方法在这里能用吗?」
    李慎拿过书卷,将生产卫府四个字撕了,再一看道:「这不就是关中的生产方式吗?」
    随后的几天,李治与李慎依旧没有要离开西州的意思,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西域各处牧场奔波,甚至几次去了天山。
    狄仁杰看着天山脚下的两座雕像,一座是天可汗的雕像,另一座是郭骆驼的雕像。????裴行俭策马在一旁道:「这晋王与纪王是不是不打算回去了?」
    裴炎道:「要回朝中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娄师德看着忙碌的晋王与魏王,又道:「换作以前如果宗室郡王不按照旨意回朝中多半会被猜忌的。」
    狄仁杰道:「不会猜忌的,晋王与纪王就是当今陛下养大的,再者说陛下的兄弟姐妹比任何一朝都要团结。」
    娄师德道:「是老夫多虑了。」
    就在李治与李慎又遇到了困难,问题的源头就是拆分建设卫府,可疑虑是……往后要怎麽安排?
    「报!晋王,纪王长安来人了。」
    李治惊疑道:「长安来人了?」
    李慎抬眼看去就见到一队骑兵正在朝着西州城而来。
    来的都是一群穿着黑色甲胄的骑兵,待这队骑兵到了眼前,李治这才看清了来人。
    李治蹙眉看着来人,这人他认识是京兆府少尹的颜勤礼的儿子,颜昭甫。
    颜昭甫打量着四下道:「这就是西州城啊。」
    李治疑惑道:「你怎麽来了?」
    颜昭甫拍去身上的尘土,道:「家父让我来帮助晋王与纪王。」
    李慎笑道:「太好了。」
    滞留在西州这半月,李治与李慎将西域的生产卫府拆了,往后西域不再有生产卫府,其中涉及耕种规划,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用了分户籍,以小户为个体,采用大面积连片的栽培方式。
    这是一种大群体下再分小户的模式,将棉花种植地分为南北东三个方向主要种植范围。
    并且重新划分了坎儿井的规划。
    从远处的山坡往下看,就能在一大片广袤的开阔田地上,能看到几个身影在忙碌。
    李治小小的身影在田地间奔走,与驻守西域的司农寺官吏商谈着耕种事宜。
    将个人的生产与大群体分开,并且增设官邸,以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州县。
    李慎写完要给朝中的呈报后,这才想起了兴建安西大都护府与安西四镇,还有现在的生产计划是一体,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课题。
    忙完了这些事,李治与李慎在安西都护府度过了除夕,打算新年正月再动身。
    李慎拍了拍身边厚厚的卷宗道:「昭甫啊,原来所谓的修建安西四镇与建设安西大都护府是同一件事。」
    颜昭甫道:「不,应该不是同一件事,而是相辅相成的。」
    李慎低声道:「从生产学上来说,现在的西域人口增加了,但人口的增长不代表生产力的提升,重新规划分配才是重中之重。」
    颜昭甫道:「我在京兆府长大,从小所见所闻就是这些事。」
    李治与李慎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安西四镇是建设不起来了,之后的事就交给朝中官吏。
    不论回到长安会不会被皇兄与皇姐数落,李治与李慎都认了,至少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数年的棉花种植计划,也仅仅只有如此。
    随着晋王与纪王一起离开的还有一众将军。
    士兵们能回家也都回去了。
    众人在西州城度过了除夕,便一起前往了长安。
    狄仁杰骑在骆驼上,看着正在与蒋师仁攀谈的晋王,又道:「纪王殿下,西域的事做成这样就可以了吗?」
    李慎的身体也跟着骆驼的走动摇晃,他笑道:「也该回去了,皇兄在书信中都说了,做不好没关系,平安回家,往后的事就算是我们不做,朝中也会安排的。」
    狄仁杰有时候很羡慕晋王与纪王,并不是因他们的身份,而是因晋王与纪王的心境。
    李慎道:「到此为止也无妨,至少不会比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