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关中远远不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相是极其信任太子殿下,将领们也是十分信重太子殿下的,自从太子参加朝中钱粮调度之后,将领们的俸禄未曾拖延过一日。
    早朝之后,房玄龄先是去了一趟中书省之后,便会将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文书拿给陛下。
    甘露殿内,李世民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茶水,蹙眉看着儿子批阅过的奏章。
    看着儿子所写的批注,李世民神色凝重,已经喝了第三碗茶了,看太子批覆的文书真的很费茶。
    对于文书中那些意简言赅的话语,如临大敌。
    什麽作物的单一性,全面发展的经济,抵抗风险能力。
    这些词句都是以往没有见过的。
    承乾似乎很在意关中的建设,泾阳的富有让这个东宫太子开始觉得这种模式是能够推行的。
    因此泾阳的成功,还想要复刻到朝中各县。
    房玄龄解释道:「太子殿下想让关中富有,如此一来朝中收到的赋税会更多,如果只是泾阳一县富有,反倒是捉襟见肘。」
    李世民想起当初的话语,让朕不要只盯着泾阳。
    而承乾所想的是整个关中,这个太子的目标是要让整个关中富饶。
    作为父皇,此刻有着深深的忧虑。
    「难道他觉得朕的目光真这麽短浅吗?」
    「陛下的目光当然不是短浅的。」
    李世民缓缓道:「承乾还年少,行事还是有不足之处的。」
    陛下一直都是这样,会很自然地避开太子殿下的所有优点,只找殿下的缺点来说。
    房玄龄又道:「按照京兆府的设想,若是关中有五个县能够种出葡萄,关中的赋税该能翻一倍。」
    「当真?」
    房玄龄作揖道:「一亩葡萄的价值能够比得上十亩黍米。」
    李世民沉声道:「需要多久?」
    「三年左右。」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赋税翻一倍?那就是往后朝中不再缺钱了,朕可以建设龙首原的夏宫了?」
    房玄龄欲言又止,但还是作揖道:「今天还有一件事。」
    「说。」
    「吴王李恪早晨时候在东宫陪着太子练箭术,还一起用了早饭。」
    「朕知道了。」
    李世民只是淡淡回了一句。
    房玄龄又道:「陛下,太子还吩咐了一件事,让鸿胪寺给吐蕃人送消息,请禄东赞来长安,是因他得到太子殿下信之后收兵一事,想在长安摆宴感谢禄东赞。」
    见陛下还是颔首不语,目光依旧放在殿下批覆过的文书上,房玄龄作揖道:「臣告退。」
    甘露殿内,安静了半晌,有宫女端来了一碗粥,放在桌上低声道:「陛下,皇后煮的燕麦粥。」
    李世民这才察觉道:「喝了三碗茶水,此刻肚子中茶水晃荡。」
    父皇吃燕麦粥是为了治病,朕吃燕麦粥是为了养生。
    不知不觉宫里吃穿用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起来早就不喜欢以前那种水煮羊肉。
    李世民吃着燕麦粥又吩咐道:「召太子来。」
    「喏。」
    半个时辰之后,太监急匆匆回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行礼道:「陛下,老奴罪该万死!」
    李世民错愕道:「怎麽了?」
    太监委屈跪在地上道:「太子殿下说他很忙。」
    李世民将茶碗重重放在桌上,沉声道:「没说是朕召见他吗?」
    太监低着头跪伏在地,回道:「老奴说了,可太子殿下说耽误了国事,拿老奴试问,老奴……陛下!老奴罪该万死!」
    老太监站在陛下身边,此刻也很惆怅,宫里的太监最近太难了,尤其是伺候在甘露殿的太监,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
    上一次换走的,还是在太液池暗中盯梢的那两个。
    陛下召见没有请到太子殿下来,他们是罪该万死的。
    耽误了太子殿下主持的国事,他们一样罪该万死。
    让陛下与太子殿下都不高兴了,那更加罪该万死。
    「朕还请不动他这个太子吗?」李世民喝道。
    「老奴再去请,就算是不要这条老命了,老奴都给陛下将太子殿下请来,若请不来,老奴让人提着老奴的人头来见陛下。」
    看着太监一脸赴死的模样,李世民气馁道:「朕不用你去死了。」
    太监如释重负,跪在地上不住磕头。
    从午时到了下午,临近傍晚,李世民在三清殿外徘徊,望着一旁的楼阁良久不语。
    长孙皇后陪在一旁,说着近来宫里的事情。
    身为皇帝的发妻,长孙皇后管理着的内宫都是严苛的,如此宫里的妃子一个个才能安分。
    这些权力都在皇后手里,宫里的用度也都是皇后在主持。
    李世民双手背负,低声道:「这个儿子现在都会忤逆朕的召见了。」
    长孙皇后皱眉道:「陛下,这怎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