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押送你来的将领没说吗?」
禄东赞缓缓摇头。
「其实从河西走廊南下青海,有一条小道,那条小道可以途经松州进入吐蕃的腹地。」
禄东赞立在原地,蹙眉不语。
「这还要多亏孤的弟弟,青雀派人查探过松州的地形用于编撰括地志。」
李承乾接着道:「你说过吐蕃人是信仰智慧的,我们唐人亦是用智慧取胜,现在你可服气?」
禄东赞用吐蕃人的礼仪,行礼道:「自大永远是可怕的敌人。」
「是呀,孤也是这麽认为的。」
「当初太子殿下说,大唐远没有这麽强大,大唐远没有这麽富裕。」
太子与吐蕃的谈话,在座的官吏纷纷记录着,书写完一篇便让人拿出去,呈给陛下。
随着太子的讲述,这些官吏手中的笔没停,继续书写着。
「现在孤依旧是如此认为的,大唐远没有这麽强大,也不富裕。」
「就算唐人拿下了吐谷浑,拿下了高昌,如今太子殿下也如此认为吗?」
李承乾看向一旁的桑布扎,道:「你们的使者说过,人生就是一张美丽的羊皮,只可惜羊皮上长满了许多虱子,不过孤并不认同这话,人生应该是一匹美丽的布绢,后来这匹布绢有了破碎,那我们就在其上缝补,用五彩斑斓的颜色,在它上面缝上一朵朵的花卉。」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缝缝补补的,即便是多了缝一些不好看的痕迹,可它依旧是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直面它不好看的一部分,也要欣赏它美丽的一部分。」
一旁的官吏舞动着手中的毛笔,悉数记下这些话语。
「大唐是从战乱走出来的,因此我们深知如今的安宁来之不易,大唐也是从灾害中走出来的,因此孤不觉得现在我们可以自大的认为一场大水,一场乾旱不足为奇。」
「大唐不够强大,至少大唐还有很多人在为温饱发愁,你说的强大只不过是你现在看到的,你没有看到我们为了社稷为之奋斗与努力时,点点滴滴都在弥补战乱与灾害留下的伤疤。」
李承乾直视着对方,道:「所以我们不敢自大,也不该自大。」
禄东赞又行礼道:「殿下为何会这麽想。」
「都说东宫太子久居深宫,其实孤经常会出去看看,看看我们的臣民,看看他们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孤听到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警醒,让我们谦虚与敬畏。」
又有官吏书写好一段话,让一旁的太监去呈给陛下。
禄东赞失落道:「很可惜,吐蕃没有这麽多故事。」
桑巴布几次想要开口反问,可又将话语咽了回去。
「那你们为何不听听唐人的故事,如果你们愿意,孤可以将许多的故事传播到吐蕃。」
禄东赞的额头流下一些汗水,他忽然俯首拜倒,「外臣,感谢当初太子殿下送给外臣的肥皂。」
李承乾抬首看着拜倒在地的禄东赞。
在李百药看来,吐蕃大相的脸上有着深深的懊悔,还有自责与愧疚。
更多的应该是愧疚,他对吐蕃臣民的愧疚,这些愧疚与自责让他跪在地上还有些颤抖。
尽管他极力在压制,可他身体的反应已出卖了他脸上的镇定。
李承乾扶着一侧的太阳穴,道:「你不用行此大礼,如果你要请罪,等你去见了父皇之后,再行礼也不迟。」
「对了。」李承乾又问道:「父皇说过要见吐蕃大相吗?」
李百药回道:「没说过。」
李承乾喝了一口茶水。
禄东赞道:「外臣有事相求,还请太子殿下应允。」
「你先说说,站起来吧。」
闻言,禄东赞还是跪倒在地,道:「外臣唯有一死,还请太子殿下能够放过吐蕃的子民,他们都是无辜的。」
众人目光纷纷看向东宫太子。
李承乾神色了然,道:「原来这就是你说要见孤的用意,看在当初的交情,你觉得孤应该放过吐蕃的臣民是吗?」
禄东赞朗声道:「臣不敢。」
「大相兄,当初孤在太极殿前是这麽称呼你的?」
「正是。」
「四年前,各国使者来朝,那时候有突厥人,高昌人,漠北人,还有你,那时候你不过是一个微末的吐蕃大相。」
官邸内很安静,又一张记录好的纸张被送了出去。
李承乾感慨道:「当年的吐蕃大相是多麽的和善,多麽的友好,可四年过去了,这四年大唐平定了吐谷浑,平定了高昌,拿下了北庭,可你呢?」
「你们吐蕃陈兵边境。」李承乾又是不住摇头道:「短短四年,大相兄就可以在刚从内乱中走出来的吐蕃,拉出如此大军,这等能力要说旱地拔葱也罢,孤承认你是一个很厉害的能臣。」
「你可以帮助松赞干布治理吐蕃,你可以让吐蕃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