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看第一场秋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1章看第一场秋雨
    甘露殿内,李世民反覆地看着礼部的记录,神色凝重。
    宫女端来了一碗冰镇的葡萄,长孙皇后坐在一旁吃着,看着陛下的神色,问道:「承乾答应给陛下建设夏宫了?」
    翻过一张三尺宽的纸,李世民看着下一页的记录,回道:「嗯,答应了。」
    此刻,陛下专心看着太子的言行,对皇后的回话也很敷衍。
    宫女站在一旁,又帮皇后将盆中的冰块挑出来。
    只是皇后似乎在细想着什麽,而后起身快步出了殿。
    李世民翻看着纸张,低声道:「今天午膳用什麽?」
    殿内很安静,没人回应着话。
    再抬头看去,原本坐在一旁的皇后已不在了,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纸张,忽有些迷茫。
    殿外的老太监慌忙而来,行礼道:「陛下,皇后去东宫用膳了。」
    李世民询问道:「什麽时辰了?」
    老太监回道:「午时一刻了。」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不知为何心中泛起一些寂寥,便起身道:「朕也去东宫用饭。」
    老太监点头,就对殿外馀下的太监吩咐了几句。
    此刻的长安城刚迎来了秋日里的凉爽,人们在这个时节过得总是舒适一些。
    李世民来到东宫,就见到崇文殿前放着一篮子的柿子。
    太监解释道:「这都是许国公送给东宫的。」
    「今年关中的柿子又多得成灾了吗?」
    「回陛下,今年倒是没有成灾。」
    李世民很自然拿起一旁的葡萄吃着,道:「秋天的葡萄没有夏收时甜了,价格反倒更高了。」
    听陛下的抱怨好似对太子治理关中农事的成果有意见。
    再往东宫走几步,就能听到这里的嬉笑声,不论外面怎麽变,这里都是一样,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李治看到父皇,便喊道:「父皇来了,可以用饭了。」
    闻言,李世民的神色这才好了一些。
    长孙皇后正给孩子们修发。
    「慎儿,你们皇兄呢?」
    「回父皇,皇兄说今天不回来用饭了,中书省有很多事要忙。」李慎拉着父皇一边讲着,道:「快快用饭。」
    皇后也给小兕子修好了发髻,现在就连小兕子也住在了东宫,有时心中空落落的,来这里看看孩子们会好很多。
    李丽质在桌边分着碗筷,道:「皇兄还有不少国事要忙,父皇母后也先用饭。」
    东阳道;「就算父皇不来,女儿想着去请父皇来。」
    李世民坐下来,看着一桌的菜肴,想着有时确实疏忽了,这些孩子一个个都在成长。
    在东宫用了午膳之后,这位皇帝去了兴庆殿,召见了房玄龄与尉迟恭,长孙无忌商议安西都护府的屯兵事宜,以及漠北的方略。
    皇城内,中书省,李承乾与于志宁,岑文本商议着吐蕃事宜。
    这场商议一直到了傍晚。
    大唐的皇帝与太子都有各自事要忙。
    到了夜里,李承乾这才回了东宫,宁儿给太子殿下准备着衣服道:「近来晋王与纪王殿下越来越闹了,长乐公主打他们也打得更凶了。」
    「嗯,管得住也好,这两个弟弟需要好好教。」
    李治今年也才十二岁,李慎也才十一岁,正是最玩闹的年纪,要让他们懂事,就需要严厉地教导。
    「不挨打的童年还有什麽意思。」
    听太子殿下这麽说着,宁儿将殿下入秋之后要换的衣裳都收拾了出来,而后笑着退出寝殿。
    翌日,早朝之后,李承乾从太极殿内的乱架中走出来,这帮文武又打起了来。
    恐怕,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于始作俑者,如今人在河西走廊的那群人,至今还没被召回来。
    今天李泰回朝,关中入秋,他提前回来向父皇禀报淤地坝的建设进程。
    现在的关中有五座淤地坝,分别位于渭河三座,潼关以西一座,还有洛阳上游一座。
    这是李泰今年的成果,至于松州一战的胜利,他自始至终都不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
    「来年再开工吧。」
    「是该这麽打算的。」李泰依旧是这麽胖,还是没有要瘦下来的样子,过了一个夏天他在淤地坝边也吃了不少苦,可惜回来一看,还是这麽胖。
    兄弟俩一起走着,李泰又问道:「近来吴王兄没回来吗?」
    「他啊,偶尔会回来一趟,近来一直奔走着各县,忙着最基层的工作。」
    李泰稍稍点头。
    「午后可有空闲?与孤出去走走。」
    「也好。」
    由于前一天经过礼部的一番谈话,禄东赞觉得身心疲惫。
    桑布扎则觉得现在他与大相都是生死难料,他死没有关系,可若大相死了,赞普就独木难支,吐蕃该如何是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