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难免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安打架就没输过。
    问题官吏中,其彪悍是出了名的典型,快意恩仇。
    「太子殿下,颜勤礼来了。」
    听到有人禀报,李承乾目光还看着奏章,颔首道:「让人进来。」
    「喏。」
    崇文馆主簿颜勤礼见过太子殿下。
    与太子见面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崇文馆虽是太子门下,但太子很少亲自过来。
    朝野都说东宫太子善于查问,亲自下各县查问农事。
    或许是太子时常在视察崇文馆,只不过没有发觉?
    来长安有半年了,颜勤礼觉得自己与太子说话的次数很少。
    李承乾见人还站在面前,低声道:「以后在孤这里,有话就直说,不用这麽拘谨。」
    颜勤礼双手将一迭纸奉上,道:「太子殿下,这是京兆府与崇文馆的考卷。」
    「放着吧。」
    「喏。」颜勤礼端正将一迭纸张放在殿下的桌上,心中了解太子的品行,将纸张迭放得整整齐齐,纸张压平实。
    「关中这两月是最关键的时期,告知各县一定要把农事盯紧了,夏收之后再忙碌织造与作坊的建设,关中的劳动力要给足报酬。」
    颜勤礼点头记下这些话。
    李承乾又吩咐道:「入秋之后江南的丝绸与茶叶就快要送到了,告知关中各县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储备,互市的货物准备齐全之后,还要让关中货物在中原各地流转,一切都要动起来,形成内部的循环的同时,对外出口也不能落下。」
     颜勤礼作揖道:「下官一定传话给各县。」
    李承乾颔首,还看着奏章,道:「坐会儿吧。」
    言罢,他在一旁坐下来,这个太子只有十七岁,谈吐与言行,还有眼神却很成熟。
    颜勤礼不敢将这个太子当作一个寻常的十七岁少年看待。
    时间一点点流逝,中书省的官吏来来往往,渐渐地出去的越来越多,回来的也越来越少。
    太子还是端坐在中书省,开始翻看考卷。
    已经两个时辰了,外面的天气从晌午已快到了黄昏。
    太子坐在这里没有动过,专注力尤其地好,外界的走动丝毫不能影响太子批阅考卷。
    每一份考卷上都被太子写下了批注。
    批注完一份,颜勤礼就拿过一卷,等这些考卷都批覆好了,他还要拿回去,给答考卷的官吏们看。
    李承乾蹙眉看着道:「现在崇文馆的职务还能适应吗?」
    太子殿下终于开口了,颜勤礼不知为何终于松了一口气,回道:「能适应。」
    「孤知道以前你们做事得紧慢如何,忽然换了一个做事的方式,就怕你们不适应。」
    颜勤礼讪讪一笑。
    李承乾又道:「说来孤还要仰仗伱们,也要仰仗淳朴的关中县民,有什麽事就让门下省送来,万万不要觉得孤高高在上就不敢将话语递来。」
    「臣领命。」
    批覆完之后,李承乾终于搁下了手中的笔,吩咐道:「拿回去吧。」
    「喏。」
    颜勤礼躬身行礼道。
    「对了。」
    听到太子殿下有说话,颜勤礼捧着一迭考卷又转回身。
    李承乾道:「当初江都兵变的时候,你在江都吗?」
    颜勤礼回道:「臣当时在洛阳。」
    「你认识上官弘吗?」
    「认识。」
    「那你应该也认识现在的弘文馆主事上官仪,有空你可以去看看他,你们两人应该聊得来。」
    「喏。」
    「还有!」李承乾揣着手端坐道。
    颜勤礼作揖行礼,看了眼太子殿下此刻的笑容,他又蹙眉低下头,这位太子批阅奏章的时候,那神色怎麽看不像是十七岁少年人,该有的神色。
    而现在,太子殿下批覆完奏疏与考卷之后,露出的笑容,分明又是这个年纪该有的神情。
    颜勤礼很疑惑,看不透太子。
    那也不是见了几次说了三两句话,就能了解的。
    如今是太子第一次与自己说这麽多话。
    颜勤礼自觉也才三十岁出头,他能够想像自己十七岁时是什麽样的张狂,而看太子十七岁的模样,说不上自愧不如,只能说不能与之相比。
    这位太子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冷静,太从容了。
    李承乾叮嘱道:「郭骆驼那边的事,京兆府与崇文馆要不遗馀力地帮助他。」
    「喏。」
    「现在郭骆驼还是独来独往的吗?」
    「回殿下,许少尹被杖责之后,郭寺卿看望过他。」
    「你让各县的老农与郭骆驼多接触,种地的事是最需要经验的积累与集思广益的。」
    「臣这就去安排。」
    颜勤礼走出中书省,一路上神色多有疑惑。
    走出朱雀门的时候,他想起了太子的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