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花费有三万馀贯了,朝中盈馀还有两万贯,等互市的赋税送来,还能宽松五万贯。
满打满算,今年若是顺利的话,朝中的钱粮处于流动状态,可支配的可以达到十万贯。
对于从贞观初年天灾中,复苏的大唐朝政经济,这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情况了。
互市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朝中资金来往的重要组成。
就如泾阳又卖给了突厥人一百袋肥皂渣,这些肥皂渣每袋可以换六十头羊,那就是六千头羊,肥皂换成了羊群,用羊群再进行交易,朝中便可以从这种互市行为,收取关税。
以关中一头公羊的价格三百钱来算,那就是一笔一千八百贯的大买卖。
肥皂送出去便赚了近两千贯。
这还是正常操作的,杜荷让人将羊群卖到关中以东的各州府,还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那麽仅仅只是一些肥皂渣,抛却运送的人力成本,杜荷至少能净赚一千贯钱。
一笔交易就有如此收入,而且不过是些边角料,这个开头无疑是好的。
相较于以前在泾阳开设一个作坊,那都只是小买卖,不论是舅爷还是皇叔,根本看不上眼。
而掌握大唐的进出口贸易的渠道,这才是真正的大买卖。
翌日,朱雀门揭榜了,那个叫许圉师的年轻人成了这一次科举的进士榜首,很快就成了长安城的议论焦点。
而许圉师也很快成了世家子弟们想要联姻的对象。
像这样的人将来可能会站在朝堂上的重要位置,更不要说此人的家世,又是谯国公家的孩子。
裴行俭在及第的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由地叹息一声。
李义府走来,低声道:「裴兄,祝贺了。」
裴行俭道:「看到你名字了,也祝贺你。」
李义府作揖道:「在下已拿到了官身,如今是门下省典仪。」
裴行俭道:「在下也拿到了官身,渭南县县尉。」
至于其馀人各自都有了安排,裴行俭又道:「这就已踏入了门下省,义府兄弟将来入中书省,未尝不可。」
李义府抬首看着及第名册上的名字,道:「裴县尉将来或许也会入三省执掌六部。」
「说笑了。」裴行俭慵懒地说道:「县尉挺好的,某家以后做一辈子的县尉。」
两人笑着告别,各走一边离开了朱雀门。
将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李义府很年轻,裴行俭也不过十六岁。
李义府是一个对世家有恨意的年轻人,因此裴行俭不想与这人走得太近,免得将来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新任的县尉要去京兆府拜会上官京兆府尹,毕竟渭南县也在京兆府管辖。
裴行俭拿出文书递给了这里的门吏便走了进去。
李道宗手里拿着一面铜镜,剃着自己的发黄的牙齿。
「府尹,裴县尉来了。」
一旁的小吏低声道。
李道宗不耐烦看了一眼刚来的这个生面孔小子。
裴行俭作揖道:「渭南县县慰,裴行俭见过府尹。」
李道宗放下铜镜,吸了吸鼻子,端坐好,打量着这人,道:「有人说你是当将军的人才。」
裴行俭不解道:「府尹这是何意,下官不过是个县尉。」
「有人还说让某家特别关照你,你小子有什麽过人的本领?」
面对府尹的咄咄逼问,裴行俭站在原地很是疑惑,道:「下官确实想过做个将军,可从未领兵打仗过,只是科举及第任了一个县尉。」
李道宗继续道:「能吃苦吗?」
裴行俭作揖道:「敢问府尹,是谁要关照下官,是谁说下官是个当将军的人才。」
李道宗丢出一份卷宗,道:「少问,拿了就去干活。」
「这又是什麽?」
李道宗冷哼道:「少问。」
当官的第一天,裴行俭就一头雾水,拿起府尹丢在地上的卷宗打开一看便是,渭南县三年改造计划。
「哗啦!」
这个厚重的卷宗打开,裴行俭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图解又是大吃一惊,道:「这是……」
李道宗又吸了吸鼻子,道:「少问。」
又被这个府尹一句话,两个字给呛了回来,裴行俭手捧着这份卷宗,大致明白了这是往后三年要做的事。
但长安的京兆府,办事都这样的吗?
裴行俭心有困惑,看向府尹。
话还没说出口,又怕对方又是一句话两个字。
深吸一口气,收好卷宗,裴行俭行礼道:「下官告辞,打扰了。」
等人走了,坐在衙内的李道宗继续对着铜镜剔牙,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怎麽会选了一个堪堪及第的河东小子。
做完这些,李道宗对一旁的小吏道:「给东宫送个话,就说事情安排下去了。」
小吏应声道:「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