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大唐的瑰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眼前,李崇义开始汇报着宗室的。
    自从父皇的兄弟姐妹们也都低调了许多之后,现在的很多事都是与东阳她们有关。
    其中谈论最多的就是丽质。
    无它,就是因这个妹妹实在是太优秀了,她的技术院专研了一种新的技术。
    这项技术也很简单,就是制造建设房子的预制板,铸造一种石板,虽说比宫殿所用的石板廉价许多,但能够大大提高现在的长安建设房子的速度。
    而这个技术,丽质又不求回报地将其公布了,她希望关中可以多出一种新的作坊,这种作坊用来制备建材。
    先前李丽质担忧人口太多,资源不够,她一直在钻研生产工具。
    作坊业是她的第一个突破口,为了避免马尔萨斯理论上的陷阱发生,增加着唐人的生产工具,建设出种类更多的刚需作坊。
    李丽质还不知道马尔萨斯是谁,但是她的理论水平已到了这一步,并且正在实践。
    对别人来说预制板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对她而言这不过是开辟新道路上的一个小小尝试而已。
    如今的大唐,十分渴求新的生产工具。
    本来坊间就有做这种买卖的作坊,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太好的技术。
    也没有丽质那般的高超水平,从某种意义上看,虽说不是改变了生产方式,但却改变了生产顺序,从而让建设房子的效率更高。
    现在各县都知道了这种预制板的秘方,惹得许多买卖石料的人的不满。
    再者说东阳,前些天孙思邈去看过那座医院,并且那座医院有了孙思邈的认可与背书,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医院看病。
    坊间还是有零散的或者行医为生的人,如今越来越多的病人都去公主封地内的医院救治,并且价格还十分低廉,也引得诸多医者不满。
    李治还在建设泾阳的作坊,李慎与他一起再一次将造纸作坊扩大了,他们两兄弟一个搞技术,一个建房子倒是相得益彰。
    临川主持的北苑,一直都是关中各县的依仗。
    各县在建设的同时,涉及土地,建设,或者是人口都会去北苑请教一两句,北苑也会给出意见。
    各县不见得都会采纳,但会着重考虑。
    如今的关中就以这种奇怪的关系发展着,北苑不是官邸,但又胜似官邸。
    自李丽质协助各县建设之后,北苑在关中各县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的北苑开始谋划天下资源的布局,如煤,油,木柴,泥沙,或者是铜铁矿。
    北苑与文学馆时常有联系,甚至还编译出巴蜀各地进献的古籍,在古籍的断断续续记录中,在西南地界发现了一座十分庞大的铜矿,是至今为止,西南第一大的铜矿。
    一切都在按照丽质所设置的路线发展着,只不过是这种变化不明显,也很慢。
    或许多年之后,会厚积薄发,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听罢李崇义的禀报,李承乾给两人又添了茶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大唐的祥瑞,后来觉得爷爷是大唐的祥瑞,现在觉得李唐就是祥瑞。
    「朕还打算在洛阳兴建一个漕运监,由工部管辖。」
    听罢,苏亶与李崇义没有当即说出看法。
    如果英公在这里,肯定是会点头的。
    朝臣们都觉得英公这位护国大将军,除了掌管天下兵马之外,只负责给皇帝点头。
    其馀诸事,片叶不沾身。
    苏亶道:「陛下但有所需,崇文馆鼎力相助。」
    李承乾道:「改造朝堂是一个很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朕也不能一句话就能让六部成为心中所想的模样,只能一步步来,哪里缺人哪里缺少职能,补上所需。」
    见丈人与崇义兄听到这话,神色很是纠结。
    李承乾拿起茶碗又道:「朕不得不面对变革过程中的困难,变革是梦想,困难是现实,人总该多想想现实,不要想得太好,也不要想得太坏,大概也不会更坏了。」
    再看眼前两人又没讲话。
    杨内侍站在一旁为陛下感到不平,有些话陛下不会与外人说。
    但现在陛下对丈人与堂兄说了这些话,却没有回应。
    李承乾神色平静,如同自言自语一般,道:「这些话,朕也就对你们说。」
    苏亶与李崇义正襟危坐,丝毫不敢乱动,这些话能听吗?哪怕是梦中说漏了,也要被发到西域种树的吧。
    见茶水要凉了,李崇义仰头饮下。
    苏亶深知陛下的心思,又道:「愿今年有更多的学子能够来支教。」
    李崇义颔首。
    苏亶又道:「臣明白陛下的壮志,自汉以来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都是掌权者,而万民只是跟着掌权者的脚步走,当年的天下兴亡只与掌权者有关,而陛下是希望天下万民能够参与到社稷中。」
    丈人任职崇文馆,言语与作风已有了改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