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玄素其实是在东宫任职过的,就当是念及旧情,让他与马周去主持洛阳事宜。
偶尔得闲,李承乾便出了长安城,去外面看看。
李绩从朔方回来了,与当初一样,他亲自给太子赶着马儿,马车在官道上走得并不快。
「太子殿下,薛万备何在?」
李承乾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内,解释道:「从高昌回来之后薛万彻封潞国公,孤让他回去休息几天,况且他们兄弟几个难得团聚。」
李绩笑道:「他们兄弟确实不容易,只可惜当年薛世雄过世得早。」
一路到了渭南县外,这里还有一个造纸作坊,一车纸张正在被运送出来,运往潼关。
关中的生产井然有序,几个作坊也在劳作着,都是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坊。
渭南县处于关中各县制造的下游,他们主要给渭北县生产能够盛放葡萄酿的陶罐,给泾阳回收旧纸张,编制箩筐。
「太子殿下,再往前走就要到华阴了。」
李承乾看着外面的风景,抬头看去,道:「恐怕要下雨了,回去吧。」
「喏。」
人算不如天算,这雨水说来就来。
李绩戴上斗笠,他依旧赶着马儿,道:「震儿来信了,他说现在河西走廊的商贾遍地,市税比之以前几个月都要多。」
「大将军送信让他回来吧,过了新年再去值守。」
李绩道:「就让他留在河西走廊,现在正是商贾最多的时候,让他离开不合适,这孩子还听说了殿下与侯君集的事,特意来信问。」
李承乾看着马车外的漫天雨水,道:「就说孤一切都好。」
「喏。」
这场雨让关中的气温骤降,马车到了长安城门前,李承乾走下马车,一旁的守兵当即站得笔直。
与以往不同,现在众将领看太子殿下的目光都不同了,因侯君集的事早已传遍了军中。
如今再见到太子,心中敬意便油然而生。
这不是什麽表态,也不是什麽站队,只是对东宫太子单纯的敬意。
李绩道:「听近来处默那个小子抱怨,说现在东宫右率只有十个人了。」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城门下躲雨,道:「少点好,人多了就烦。」
收拾着马儿的缰绳,李绩忽然笑了笑对一旁的士卒吩咐道:「将马儿牵走。」
李承乾看到了城墙上贴着的告示,这是崇文馆招收支教夫子告示,高门子弟鲜有去支教的,能够去支教多数都是那些寒门且科举落榜后,滞留在长安的学子。
维持生计,还能教书为业,这有什麽不好的,这政令放出不到半月,去崇文馆报名的人数就有上百人,颜勤礼还要一一挑选过,今年入冬之后就要将人派出去。
加更了,加更了(已老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