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他是不是疯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吧好吧,我尽量提供几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算是给老翁你一个面子行了吧?”
    “不用给我面子,李野同志,上面的精神可不仅仅是考虑接收单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那些没有工作的工人,
    这件事...
    暴雨如注,敲打着横滨那栋废弃大楼的铁皮屋顶,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回响,仿佛时间本身在低语。地下室的灯光微弱,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机油混合的气息。中村健一坐在监控墙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却未曾离开屏幕上李野家院落的实时画面。雨夜里,几盏廊灯昏黄地亮着,摄像头捕捉到一名保镖在围墙边巡逻,动作谨慎,步伐稳健??傅依若的民兵旧部已到位。
    他轻笑一声,将茶杯放下,转身走向角落的一台老式终端机。键盘敲击声清脆,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一行行日文指令飞速滚动,最终定格在一个加密通道的登录界面。他输入密码,屏幕一闪,跳出一份文件:《东海资本跨境资金流向分析(截至1981年10月)》。
    “果然……你们开始动了。”他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这份文件是他通过潜伏在东京三菱银行内部的眼线截获的情报。数据显示,一笔来自新加坡离岸基金的资金,经由三家空壳公司层层转移,最终注入美国一家名为“星链科技”的初创企业??正是李悦口中那两家华裔主导的加密通信团队之一。更关键的是,该基金的注册信息虽经过五层嵌套,但其中一家开曼公司的董事签名,与二十年前一份被封存的日企合作备忘录上的笔迹高度吻合??那是李悦父亲的名字。
    “血脉相连啊……”中村健一靠回椅背,嘴角扬起,“你们不仅继承了野心,还继承了那个男人的执念。”
    他闭上眼,思绪倒流至三十年前。那时他还只是三井物产旗下一名普通分析师,奉命调查内地对日技术引进项目。正是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李悦的父亲??一个穿着洗得发白中山装的男人,却能在谈判桌上用流利的日语和精准的数据逼得整个团队哑口无言。更令他震惊的是,对方竟随身携带一本德文原版《控制论导论》,并在页边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技术无国界,但人心有边界。”那人曾这样对他说,“我们不是要抄你们的作业,而是要造自己的笔。”
    后来,那位男人因“境外勾结”被捕,消息传到日本时,中村健一只觉胸口一阵窒息。他知道,那不仅仅是一场政治清算,更是一个时代对未来的扼杀。
    可如今,他的女儿回来了,带着比父亲更锋利的刀,切入全球资本与信息流动的核心。
    “你走得比我想象的更快。”中村健一睁开眼,低声自语,“但你也暴露得更多。”
    他按下桌角按钮,一道暗门缓缓开启。两名身穿黑色战术服的男子走入,低头行礼。其中一人递上一份档案:《横滨港海底电缆维护记录(1978-1981)》。
    “查到了。”那人用日语汇报,“三年前,中国籍维修船‘海工6号’曾在B区登陆点进行紧急抢修,工期延长四十八小时。期间,美方监理人员因食物中毒撤离六小时。”
    中村健一翻开档案,手指停在一张照片上??一群工人正在检修电缆接头箱,背景是茫茫大海。而在右下角,一名戴帽工人正弯腰操作,袖口露出半截手臂,上面隐约可见一道疤痕。
    “找到了。”他轻声道,“就是他。”
    这张照片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局解密档案的一部分,原本只是作为“外国技术人员违规操作案例”存档。但中村健一知道,那道疤痕属于谁??陈志远,李悦导师沈老的学生,也是当年唯一参与过中美海底光缆铺设项目的中方工程师。此人于1979年“意外溺亡”,尸体从未寻获。
    “假死脱身,潜伏归来。”中村健一冷笑,“你们布的局,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一根红线从横滨出发,穿过太平洋,直指夏威夷、加州海岸,最终连接硅谷与五角大楼的数据中心。这是全球信息流动的大动脉,也是李悦所谓“隐形节点”的真正战场。
    “你以为你在织网,其实你早已落入我的陷阱。”他低声说,“因为你忘了??忍者从不正面出击,我们只在阴影中改写规则。”
    与此同时,北京郊外一处隐蔽别墅内,李悦正站在另一块屏幕前,凝视着量子加密模块的模拟运行图。裴文聪刚从旧金山发来最新消息:星链科技已完成原型测试,其算法可实现完全规避NSA标准解码协议。更重要的是,那名华裔工程师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核心代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而该服务器的物理位置,恰好位于新加坡樟宜基地附近的一处民用数据中心。
    “种子已经发芽。”她轻声说。
    身旁的傅依若抱着双臂,眉头紧锁:“可我总觉得不对劲。中村健一绑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