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相普通的糟老头子为状元,他事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万历点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为状元,比如自己,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二丶三甲进士,直接由读卷官们判定丶排名,当天下午就拆开封名填写黄榜,只有一甲前三名的姓名空着不填。
二丶三甲进士姓名拆封后,就能看到会试靠前的考生,会综合会试名次,排二三甲名次。
等到第二天在中极殿举行传胪典礼,内阁辅臣丶鸿胪寺光禄寺官员丶所有读卷官丶司礼监太监一起亲临,三鼎甲的名字才会当众拆封。直到此时,众人才知道谁是三鼎甲。
然后制敕房官将三鼎甲的姓名丶籍贯,填写在黄榜上,补齐前三名的名字。
填写完毕,尚宝司官员奉印玺,在黄榜上加盖大印,黄榜正式生效。接着黄榜交给翰林院官员,翰林官再交给礼部。
至此,传胪大典前的所有准备才完成。
朱寅知道这些流程,所以他也不急,等着就是了。
三月十八,传胪大典!
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是国家重要典礼,在京文武官员丶新科进士丶外藩使节都要参加。
一大早,钟鼓司就敲响了午门五凤楼的朝钟朝鼓,肃穆宏大的钟鼓声,响彻整个京城,
「咚一咚一铛一铛一—」
文武百官丶新科进士丶藩夷使节在礼官的引导下依次进入午门。文官和新科进士从左掖门进入,武官和外臣从右掖门进入。
百官今日穿的是朝服朝冠,已经不是常服。文官最前的是胡子花白的首辅申时行,武官最前面的是冠带辉煌的英国公。外臣队伍最前面的是朝鲜使臣。
而朱寅等新科进士,穿的是统一的贡士儒服年仅十二岁的朱寅,赫然在新科进士的最前,引领着新科进士前进,十分引人注目。
众人进入恢弘的紫禁城,先在金水桥之南的广场整队。
但见御道两边仪仗密布,侍卫林立,令人心生凛然。
「啪!啪啪!」
静鞭鸣响之间,众人依次度过金水桥,来到皇极殿外,再分为两队,绕开皇极殿,前往后面的中极殿(华盖殿)。
然后,三千人全部聚集在中极殿前。一个个手持簿子和毛笔的纠察御史冷着脸检查风纪,整肃队列和秩序。
人群分为东西两个长长的队列,站立在御道两侧。
殿门上廊之内,早已经设置好了天子御门听政的金台(御座),钟鼓司和教坊司的乐队分列御阶两侧。
殿陛门之间,环立甲衣鲜明丶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手持斧钺丶金瓜丶锤等仪仗。
两边广场侧廊之前,静立着仙鹤丶仗马丶白象丶狮虎等仪仗野兽。
此时现场光是乐队,就有中和韶乐丶丹陛大乐。
北京三月的湛蓝天空下,中极殿显得格外堂皇,盛大场景犹如一副壮美历史画卷。
鸿胪寺官员站在丹下,高声唱道:「传胪大典已备,内外臣工入朝,恭请皇帝陛下升殿!」
「啪!啪!」静鞭一响,大汉将军就高声喊道:
「恭请皇帝陛下升殿!」
「恭请皇帝陛下升殿.」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传入后面的谨身殿。此时皇帝就在谨身殿。
两廊下的编钟丶编罄丶缚丶祝丶丶岳等古乐也悠悠鸣奏,金声玉振,八音共鸣。
谨身殿方向,皇帝的卤簿大乐也奏响了,越来越近,皇帝的法驾卤簿终于驾临中极殿。
卤簿法驾的仪仗有数百人之多,光是卤簿大乐的乐师就有上百人。
皇帝的玉沿着御道,稳稳停在丹之下。
这一次皇帝终于给了面子,他来了。
接着,身穿冠冕礼服,方脸大耳的万历皇帝在内侍的扶下走出玉络,在典雅庄严的鼓乐声中,被众星捧月般踏上御道。
锦衣卫丶女官手持伞盖丶团扇扈从而行。
此时因为天子升坐,丹陛大乐又奏《万岁乐》。十分典雅古朴。
教坊司歌者按照礼仪,一起歌其辞曰:
」.—-启圣皇,龙飞天位,九州四海重华日,大明朝,万万世,天回北极云成瑞·—-九垓八极乐雍熙—·启明堂,吾皇有道.」
天子在乐章声中,步步升阶的走上丹,缓缓端坐殿门上的金台,坐北朝南,高高在上的俯视整个人群。
等到皇帝升坐已毕,静鞭再次鸣响,鸿胪寺官高声唱道:
「群臣入班!」
「拜!一即首!」
所有人一起面向皇帝,匍匐下拜。
鸿胪寺官再唱:「兴——舞蹈—··拜—·.再叩首——.」
群臣随着指挥跪拜舞蹈,丹陛大乐又换了《朝天子》。
朱寅虽然极不情愿,也只能根据之前礼部教授的礼仪,随着人群一起跪拜,舞蹈。
反正万历以后几乎都不参加朝会了,也跪不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