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鲸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是收税都难。
    所以,重农抑商的明朝,反而是古代大商人最爽的时期。
    万历初中期,中国各阶层加起来最少有七八亿两白银。
    这最少七八亿两的白银,皇室和政府加起来只有几千万两,不到一成。
    占据人群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手中的银子加起来估计一亿多两,他们更多的是使用铜钱,很多人没有银子。
    豪绅丶勋贵丶宗室手中可能有三亿。
    而商人的银子,加起来可能也有三亿。
    可见,国家和百姓,是没钱的。
    然后这些有钱人,把银子窖藏起来,当传家宝·最后明末,大明空有九亿两白银反而银荒,穷死。
    马奉御的话打断朱寅的思绪:「金银都好说,按照帐本抄没就好,可是很多东西,却是不好办呐,还要发卖才行。」
    他露出谁都懂的笑容,「我来找小兄弟,就是为了王家家产发卖之事。」
    「王家的下等劣田,兄弟可想买麽?小兄弟买了,就不用没为官田了。」
    「下等劣田啊。」朱银也笑了,「一亩几何?」
    马奉御放下茶杯,笑眯眯的伸出二根指头,「虽然江南田贵,可下等劣田麽,也就是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
    朱寅差点笑了。
    在南京城外,二两银子一亩的田,那是最下等的田,一年两熟只能收一石多白米。
    可是王家的田,一年两熟能收四五石白米!这种田,十几两银子一亩,还不容易买到手。
    可是,马奉御却要以二两一亩的价格,卖给他三千六百亩上等良田。
    这相当于,送他几万两银子!
    马奉御当然没有这麽大的权力,也没有这大的胆子。
    这是田义的意思。
    这些田,如果不卖给朱寅,就会没为官田。一旦成为官田,就是江宁县和应天府来管。
    镇守府不是府县,不管理官田。
    那麽,这几千亩良田没收,对镇守府有什麽好处?
    皇爷要的是银子,不是地方州县多几千亩官田。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田义乾脆将三千六百亩田,以最下等的劣田价格,卖给朱寅。
    反正朱寅落户本地,刚好需要本地的田。
    如此一来,既让朱寅得了大大的好处,还能多上缴七千多两银子。
    当然,主要是变着法子扶持朱寅,给朱寅输送利益。
    否则,大可以正常价格,卖给别人。
    「我买了。」朱寅毫不犹豫的说道,「马大哥,谢字不说了,都在这杯茶里。」
    朱寅心中一算,他要是以二两一亩的价格买下王家的良田,等于一下子赚了四万多两。
    「不用谢我,我可当不起。」马奉御小声道,「实不相瞒,这其中一半是老夫人给侄小姐的嫁妆。」
    朱寅顿时明白了。
    这不仅是田义对自己的奖励,也是田夫人宁氏给宁采薇的嫁妆。
    他可是见识到权贵的大手笔了,以这种方式送嫁妆。
    一夜之间,就是本乡大地主了。
    马奉御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什麽东西想买,小兄弟都可以买下来。
    银子不够,就暂时欠着。这也是老夫人的意思。
    13
    真是一鲸落,万物生啊。王家完蛋,很多人都有好处。
    朱寅也不客气,想了想说道:「宅子不要,晦气。我要买船,再要所有的牛马骡子。」
    朱寅也不贪,很知道分寸。
    除了田义夫妇故意送给他和宁采薇的田之外,他只要船和耕牛丶马骤。
    马奉御心中不禁暗赞朱寅聪明懂事,笑道:
    『那些破船丶老牛瘦马,都不值几个钱,作价两千两,全部卖给你。」
    两万的东西,两千就卖了。
    这种操作,让朱寅有种熟悉感。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马奉御谢绝了朱寅留饭的邀请,就告辞离去。
    朱寅亲自送他出门。
    马奉御没有拿走朱寅买田的钱,意思是不急,先欠着,只要有帐就行。
    朱寅独自回到客厅,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消化再发横财的喜悦。
    他要好好想想,怎麽处置这三千六百亩良田。
    如果转手卖掉,就能赚四万多两银子!
    如果留着种,扣除各种成本,每年也就是三千两银子的收入。
    需要种十几年,才抵得上卖田的收入。
    可帐不是这麽算的。
    在中国古代,田地是凝聚势力的根本。
    不然,为何田义送他田,不是直接送钱?
    如果卖了田,耕种这些田的三百户佃农,就会受到别人控制。
    不卖,三百户佃农,就是自己的佃农。
    这就是人口!
    朱寅回到朱楼,把自己的考虑告诉了宁清尘,宁清尘也主张不卖。
    小东西很是高兴,因为发大财了。
    「不卖的好!我们是大地主!」
    宁清尘奶声奶气,「起码我们能让三百户佃户,过的更好一些,受到的剥削轻一些。」
    她的想法,也是朱寅的想法。
    没错,哪怕为了佃农受到的剥削轻一些,也不能转卖。
    宁清尘又道:「明天是重阳节鸭,我们要登高望远吗?」
    朱寅点头:「明天我带你登东山,登高望远。」
    宁清尘抓住他的手,「你说,她现在到哪里了鸭?」
    朱寅道:「她走了两三天,估计已经在岱山岛了。」
    两人说话间,清冷的秋月已经升起。
    望着云海中的秋月,就好像看到大海中航行的船。
    「主公。」康熙的声音在外面轻轻响起,「方鉴来了,说有话告诉主公。」
    朱寅顿时精神一振。
    方鉴这个时间来,必然不是小事。
    「让他进来。我去客厅见他。」
    朱寅吩咐一句,就抱着奶香奶香的宁清尘下楼。
    中庭客厅里,方鉴已经在坐了。
    比起一个多月前,他的气色好了很多,但仍然在当磨镜匠人。
    「朱小兄弟。」方鉴看见朱寅,立刻站起来行礼。
    朱寅将宁清尘放下来,也对方鉴行礼。
    「方大哥是有要事?」
    方鉴道:「有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想了想,觉得还是告诉小兄弟。」
    本来他还在犹豫。
    可是今天听说王家倒台,可能和朱寅有关,他就决定告诉朱寅。
    因为以朱寅的能力和背景,秘密应该对他有用,同时也能帮到自己。
    朱寅也来了兴趣,「秘密?方大哥请说。」
    方鉴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大概四十多年前,我姑婆孝烈皇后还在宫里,那时宫中发生了一件众所周知的大事」
    PS:大家猜猜,方家的秘密是什麽。蟹蟹支持,晚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