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天热了该回家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千元,一度曾经炒到两三千元的羊肚菌,并不比几公斤洋芋或者皮芽子珍贵。
    大部分人的确是这麽看待的。
    但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掌握这些少数信息的人,有些凭着这些信息发了财,有些根本不在意这些,所以也就让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窄。
    所谓说着无意,听着有心。其实在某些时候也就指的这样。你所说的所掌握的一些信息在你看来可能无用,只能充当谈资,但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很好的变现信息,可以换钱。
    有些人能发财不是纯靠运气,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抓到了商机。
    上一世二十一世纪十年代,独库公路乔尔玛那一段,早几年北疆旅游还没在每年开放的时候,有几家牧民的孩子会牵着马在公路边上等着,等有游客过来就大声吆喝着,「骑一次马二十」,一个假期能赚上万元。
    其他孩子不知道吗?想不到吗?
    抱歉,真的想不到。
    NLK县境木斯乡那里有一片草场,草场里主要的植物是虞美人,也就是野罂粟,俗称天山红花。每年六月份红花开的时候,满山遍野,看着特别好看。
    草场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牛羊进来啃食,因为这一片草场是用来到七八月份打草备冬的。
    但游客们不管啊,这麽好的美景,那就停车下来看,然后还有些人就钻进铁丝网到草场里拍照,这样自然就会把草场踩了。
    草场主人很生气,没办法,专门骑着摩托车到这里来看着,不让人进来。
    后来就有人给他出了主意,你让他们进来,进来一个人给你十块钱,随便拍照。牧民觉得那些人不可能掏钱的。
    然而,想掏钱的大把的人在。花几千上万过来旅游,还差这点钱拍照吗?这麽美的景啊!
    然后牧民就发现,一季红花收的拍照钱,比他的草场所有的草料加起来的钱还要多。
    于是传开了,才会有样学样。这还是山中平原地带。
    那山里的牧民呢?可能一年,三五年交流的就本部落的那十几户牧民,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信息来源,想要更新观念很难。
    收音机是个好东西,已经开始改变部落的命运了。这就是信息流通的好处了。
    所以说,有些时候智慧型手机真是个好东西,把许多信息普及开,然后大家就知道怎麽能赚到钱了。
    山里的牧民知道原来蘑菇可以卖钱。从最初一化肥袋子蘑菇卖五十块钱,到后来竟然知道一公斤巴楚菇卖一百块钱了。
    一开始县城里卖菜的人去山里采羊肚菌,从牧民手里二十块一公斤鲜货收了,转手就到县里卖一百五。
    但有了手机普及,各种采蘑菇的大神科谱,牧民们互相交流,也就知道,山里那些在他们看来无用的东西其实很值钱。
    还得有三十年,才能到那样的地步,所以现在李龙可以很轻松的去采摘羊肚菌。
    羊肚菌和贝母一样,都属于季节性的「作物」,只是贝母是收购站明确收购的,需求量大。而且贝母在山里也好找,一个月前只要找到盛产贝母的山沟,那整个一个沟里都是贝母,可以不挪窝的挖一天。
    但羊肚菌不一样,这玩意儿虽然也是成片长的,但一片能找到二三十个,就已经是非常多了。
    所以找这个需要满山遍野的跑,可能找一天,最多也就找个几公斤。
    收购站也给价,还不如贝母的价格,所以寻常挖贝母的山民哪怕知道这玩意儿是好东西,但也不会特意去找。
    划不来。
    李龙无所谓,反正等着收贝母,这两天估计也收不了多少了。这一个多月,其实他也收的够够的了。现在他巴不得没有人过来送贝母,自己好安心捡两天蘑菇,拿回去给家里人显摆显摆。
    山里的羊肚菌大都长在松树林子里,和平地上长在杨树林子里的形状不一样。山里的尖头,而且略黑。平地的圆头居多,而且颜色灰白。
    这是李龙自己捡出来的经验。他带了个小刀,碰到羊肚菌会直接拿刀从接近地面的地方把羊肚菌割下来,这样会比较乾净。
    后世那些商家采羊肚菌恨不得把根上的土都带上。其实现吃这玩意儿的人都清楚,带土采来的,洗起来真的非常麻烦,因为羊肚菌有许多褶皱,土进去一点儿就不好洗出来。而且这玩意儿新鲜的又特别碎,洗的时候用力大点儿就会碎。
    浪费。
    太阳还没升起来,松林里偶尔有野兔子路过,看到李龙就惊吓着跑掉了。他把枪背在身后,在去年找过的一片林地下苔藓处,发现了羊肚菌。
    羊肚菌和其他蘑菇一样,固定生长。通常情况下除非一个地方地下的菌丝被完全破坏,或者环境完全改变,不然的话每年都可以在同一个地方采摘。
    李龙看到这一片羊肚菌无人打扰,最大的有成年人拳头大小,不过长的有点过,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