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恐怖的收割速度以及值不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麦子要收割的时候,李龙给顾晓霞说了一声,然后开着拖拉机回到了大院。
    这几天李青侠和陶大强都已经不再逮鱼了。收麦是大事,要提前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是比较繁琐的。手工割麦之前,要磨镰刀,打苇子做苇要子(芦苇系在一起成为捆麦子的绳子),收拾马车驴车,铲平麦地两头以及地中间的梗子——
    先前给麦子浇水的时候,需要在一些坡度比较大的地方打起梗子,保证地里每个地方都能浇到水。
    当然,这之前把麦场清理乾净,压平,各家把堆麦子的位置清理出来都是需要做的事情。
    农民们对于收割粮食工作是非常虔诚的,这些准备工作不会有半点的马虎。
    虽然李龙已经买回来了收割机,李家的麦子全都要用收割机收割,但李建国还是趁着空闲把家里的三把镰刀全都磨了一遍。如果收割机收割的不理想,还是得用人工来割。
    李龙要做的事是和陶大强一起,把收割机架到拖拉机的前面固定好,皮带联接好。这个做完后,还要把车斗子的木头架子绑上。
    每年割完麦子,拉运麦捆子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累人的活。这时候村里通往地里的路上经常能看到有一辆辆驴车马车上堆得高高的麦捆子,拉着往麦场而去。
    偶尔有没把麦捆子堆好的车子会倾倒在路边,出现这样的事情,无论是谁看到都会很难受。因为需要把麦捆子一捆捆卸下来,再重新装上去——能把人愁死。
    其难受程度,类似于网文作者被编辑要求把一百万字的网文,每一章都要改一改那种。
    哪怕拉着车去地里重装一车也会比这个好受一些。
    拖拉机斗子并不算大,能拉的麦捆子不多,但搭上两层木头架子,那拉运的麦捆子就多了,一车能顶三四马车的量。
    而且因为搭好的木头架子是正方形的,麦捆子往上放的时候也会比马车的长条形容易些,所以很受大家欢迎——当然,今年第一次,许多人还不了解,等拉运完了,到时大家就会体会到。
    想来到时候其他人想买拖拉机的愿望就会强烈很多吧。
    架子用粗铁丝绑好,李龙一一检查,不让铁丝的头露出来在外面,不然容易挂伤人。
    「龙哥,啥时候开割?」陶大强一边把一个铁丝的头用钳子掐断,然后往木头里砸进去一边问道。
    「明天。」李龙说道,「明天先割俺家东沟那边的麦子,那二十亩地看看多长时间能割完——大强,你一天能割几亩地?」
    「一天?能割四五亩吧?」陶大强想了想说道,「不一定。太热的话,中午就没办法割,早晚能多割一些。」
    李龙点点头。
    「那收割机一天能割多少亩?」陶大强也好奇这个问题。
    「能割一百多亩吧。」李龙随便报个数字。正常的话,一百多亩是能割出来的。
    「这麽多?」陶大强愣了一下,「那……」
    他想说什麽,终究是没说出来。
    李龙能猜出来他想说什麽,但眼下不是时候。就算陶大强现在买拖拉机也来不及,因为收割机没有货。
    明天去地里,李家全家,除了老娘杜春芳在家里准备做饭的事情,其他人都要去。梁月梅准备了一大捆苇要子。
    她听李龙说那二十亩上一上午肯定能割完,有点半信半疑,不过苇要子是准备全了,到时如果真能割完,那一天怎麽也捆完了。
    按以前的割麦进度,二十亩地一家人怎麽说也得三五天,连割带捆加上运输。毕竟挑麦捆子也是个技术体力活。
    在没有拖拉机的年月,麦捆子捆好后,在里地放个几天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每天每辆马车能拉的数量有限,而且速度也慢。
    李龙说明天一天把那二十亩搞完,不是谁都能理解的,有些事情,还得亲眼看过才好。
    当天晚上早早休息,第二天大家都是早早起来。梁月梅和陈丽蓉先烧了一大锅水,茶壶里放上掰成小块的砖茶,开水一冲,放在院子腰墙上凉着。
    等吃过饭这些水到差不多五六十度,往塑料笼子里一倒,提着就去地里了。
    今天早饭是馒头,煮鸡蛋,辣子炒鸡蛋,咸菜,米粥。看着很丰盛。
    毕竟要干体力活,不能吃的差了。
    李娟李强两个吃完早早去上学,雪琴和雪苹也去了学前班。李龙看着四个孩子离开,脑海里再次感慨。
    上一世,自己真特麽的不是人。李娟现在不过十岁,上一世这个时候周末李娟跟着李建国一起去麦地里挑麦捆子,自己却跑去给别人家帮忙……骂自己一句牲口真不过份。
    好吧,也不知道自己上一世是怎麽有这样的性子的。
    特麽的。
    大口吃着馒头,李龙微微摇了摇头,算了,不想了,重活一世,就按这一世的来吧,好歹也算浪子回头。
    吃过饭,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