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0章乾隆欲效旧唐肃宗事~
当晚,
和琳哥俩碰面。
密室门甫一关上。
和琳急切问道:
「哥,今日朝堂之上,我都差点吓疯了。你教我说的那些话~你怎麽想的?」
「我久在御前行走,了解老头子想法。揣摩圣意赌一把,日后你才能走的更远。」
「放权给西南诸省与我有何干?」
和珅笑了,
一边挑着灯芯,一边低声道:
「就算朝廷同意给西南各省汉人自筹军饷丶自建军队,也会预埋几根钉子。我想让你去四川做钉子,抓起兵权。」
「四川?」
「对。湖广肯定不行,凶多吉少。云贵桂太穷,去了难有发展,而且有阿桂坐镇,没你做主的份。想来想去,巴蜀最好。」
……
「哥,事到如今,我也想问你一句实话。你~觉得朝廷有几成胜算?」
「6成。」
「有吗?」
「有~」
「即使平了吴乱,也像安史之乱后,地方各种藩镇割据吧。」
和珅得意的笑了:
「所以,你的机会就来了。」
「你把四川经营的水泼不进针插不进。未来我们哥俩一文一武,一内一外,这就叫大清天下和家党。」
和琳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没想到大哥居然野心如此之大?
不过,
和珅只想做权臣。
他认为大清会重现旧唐往事。
数十年后,
朝廷费劲吧拉的平了吴乱,从此元气大伤丶一蹶不振,在未来的日子里必须和藩镇毒瘤一起生存。
割不掉,割了大瘤宿主必死。
这样的话,
自己就不能满足于做个内廷宠臣。
和家也要占个藩镇,在中枢和地方两头踩,才能确保地位稳固如泰山。
……
「我离京太久,最近京里有什麽新鲜事吗?」
「米贵丶茶叶贵,什麽都贵,京旗怨声载道。对了,京城有不少人开始琢磨将财产搬回关外老家。」
「嘉亲王在做什麽?」
「抓权。他唆使都察院弹劾拿下了九门提督,换上了王府门人,各部主事也换了不少。」
「嘉亲王的一举一动都在皇上掌控之中,他翻不起浪花。对了,老于那个滑头呢?」
「于老大人还是那样,每天磕头作揖装聋作哑,不过嘉亲王对他印象不错,经常召进宫里徵询意见,一聊就是半个时辰。」
和珅长叹一口气,
说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天下,真的要大乱了。」
……
最后,
和琳还是忍不住问道:
「哥,为什麽你对朝廷这麽有信心?就因为历史上只有朱元璋一人从南向北打赢了吗?」
「是,但还有其他缘故。」
「什麽?」
「底蕴。我大清从关外起就经常败,败多了,从上到下也就习惯了。而吴国却没有败过。你别小瞧了这点区别。我大清能扛事,但吴国未必能扛事~」
和琳严肃的点点头。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三藩之败丶和通柏之败丶征缅之败丶金川之败丶到如今的南方全面溃败~
大清朝屡败屡战!
但是曾经的那些辉煌对手呢,一个都没笑到最后。大清是真的能扛~
和珅缓缓吐出两个字:
「韧性!」
「翻翻史书你就明白了,我大清是最善于吸纳经验,最擅长纠错的王朝,没有之一!」
……
这一次,
素来杀伐果断的乾隆很罕见的迟迟下不了决心。
这一步走出去,
就是效仿旧唐平安史之乱,代价会很大很大。
烦躁之下,
乾隆找来了《新唐书》。
「~肃宗借兵收复长安,许诺克城之日,土地丶士庶归唐,金帛丶女子皆归回纥。」
看到这段,
乾隆第一反应并不是耻辱,而是蹦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大清,有可借之兵否?
如今,
吴军彻底掌握战场主动权,随意调动兵力物资,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假如,
有回纥这样的外兵加入,想必战局会有所不同吧?
漠西蒙古?罗刹哥萨克?红毛夷?法夷?
都不太行。
灵光一闪,
乾隆激动的哆嗦起来,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选择——西南土司!
……
九月初八,
吴军轻骑兵军团暨2个客团,攻取长沙府醴陵县。
之后,挥师北上。
长沙城一日三惊。
小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