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理想主义者之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郁忍不住哈哈大笑。
    觉得眼前这位也是个妙人,可用!
    遂收敛笑容,
    问道:
    「寡人欲在皇家科学院下面再设一海外科学院招揽欧洲科学人士,对此,你有什麽建议吗?」
    「5天!5天之后,我会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
    ……
    李郁依旧没忘了画饼。
    郑重其事:
    「寡人认为你应取得更大的成就,比肩牛顿爵士或许有难度,但超过莱布尼茨问题不大。」
    威廉狂喜,
    谦卑屈膝,亲口勿了李郁的军靴。
    这代表臣服。
    他如此谦卑,
    是因为停泊金山卫的一艘快剪船带来了伦敦的最新消息。
    副使斯当东由于开拓有功,被国王陛下册封为子爵。
    使团其馀主要成员也获得了极其耀眼的晋升。
    就连不幸死掉的马嘎尔尼也获得了极其罕见的死后哀荣,子嗣因此获得了世袭贵族头衔。
    ……
    18世纪,是贵族的时代。
    国王对于册封贵族十分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吝啬。
    开拓东方的功劳太耀眼。
    故而,
    国王和议会才会如此慷慨。
    翻译洪任辉被任命为东印度公司大班。
    虽无贵族头衔,但肥的流油。
    5年任职所得,回到伦敦就能购买郊区土地建起城堡,吃喝玩乐到老死。
    2位负责护航的舰长也获得了越级晋升,一位进入了海军部担任要员,一位重返南洋成为殖民地要员。
    这一切都表明,
    国王和唐宁街极其重视对东方的外交~
    就连牛顿这样的旷世奇才在研究科学之馀,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和国王打成一片~
    我,
    威廉,
    区区一位靠10磅会费维持副会长头衔的海外殖民地普通人才,凭什麽不削尖脑袋往里面钻?
    ……
    世人对西方有个误区。
    以为科学家丶富商是欧洲人追求的唯二职业成就。
    实际上,
    应该是:
    官僚丶富商丶科学家。
    这3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多数时候可以跨界。
    几百年后的江浙沪,
    民间百姓的职业理念也差不多,普遍认为这3项都属于个人职业成就的高峰,且排名不分先后。
    其他地区的百姓也也认可这3项,但认为以上排名不可颠倒~
    也有小部分区域的理念有较大差异。
    例如,
    直隶地区,只认第一项。
    闽(南)粤(东丶南)只认第二项。
    ……
     抛开狭隘的丶无聊的观念,高屋建瓴的去看待地区文化差异。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人,本身是没有差异的。
    但人需要适应所生存的环境,故其行为丶思想逐渐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过程以百年为单位。
    最终,
    变化会刻入基因,深刻影响绝大部分后人。
    从而可以佐证一个论点:
    地理决定经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间接反映在各个方面~
    不是徐州人彪悍,而是生在「四战之地」必须彪悍。
    不是福建佬爱移民,而是生在「九分山一分田的沿海省份」只能出海。
    不是西丶葡人天生热爱航海,而是生活在「地无三尺平的伊比利亚半岛」只能将目光投向海洋。
    同理,
    可以解释很多区域的性格特徵,文化特徵。
    无论历史怎麽发展,
    或许地理才是根本。
    ……
    精于剖析的李郁何其精明,一眼就看破了威廉所求。
    没过几日,
    海贸署长找上门,表示吴国希望和伦敦那边直!接!做点小生意。
    一两船奢侈品~
    威廉可搭乘吴国商船,一起回本土,作为报酬,他将获得此趟贸易百分之二的利润。
    其馀利润,
    将用于招募人才,
    国籍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涵盖数学丶物理丶化学丶天文丶军事丶文学丶哲学~
    ……
    商船将悬挂吴国皇家旗帜~
    远航水手一半来自吴国水师,一半雇佣东印度公司的水手。
    总之,
    利用当前的友好局面,尽快的将触手伸到欧洲。
    这是李郁对外战略之文化战略的预热——扩大影响力。
    一船皇家冠名的奢侈品,足够轰动整个欧洲上流社会。
    然后藉助这趟东风,将所得利润全部用于宣传吴国以及招募人才,掀起再一次东方淘金热。
    不要小看了文化影响。
    浸润得当,堪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