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据很短的一会时间。
    刘千仅仅是透露给在场众人,他在军中有一些人脉!可以保证货物的进出畅通,不会被城门守军刁难。
    众人肃然起敬,多敬了2杯。
    有高老的背书,有特殊人脉,加上这些天的融入,刘千成功的打入了这个投机圈子。
    高老爷收了他500两银子的孝敬,加上觉得他的建议很不错,确实能挣钱,于是就做了这牵头的发起人。
    二十几个商人约定了出资比例,又各自拉了一些小兄弟入伙,形成了一个联盟。
    当然了,吃独食天打雷劈。
    总督府那边,得送一份。
    高老爷上门拜访了李侍尧的一位师爷,此人不置一字,但收下了礼物。
    这个态度就已经足够了。
    师爷不可能代表总督府给任何承诺,但是只要不影响大局,不搞出乱子,这份银子的分量又不轻,那他是可以代表李总督默认的。
    李总督日理万机,不可能管这些小事。他只需要知道有商人孝敬了一份厚礼,就够了。
    ……
    这世上的事,不可能人人皆赢。
    有人赢,就有人输!
    这一局,输的是江宁上百万百姓。
    米价,盐价都开始飙升。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正常米价在一斤12文左右。如今江宁城中,米价已经突破了30文。而且看势头,40文指日可待。
    而遍布城中的大大小小上百家米铺,上板打烊的时间却越来越早。
    恐慌情绪是会传染的!
    每天清晨就开始排队购米,队伍越来越长。
    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往往没有什麽存米。许多人家的米仅够三五日的吃用,乾柴也是如此。
    幸亏李郁没有断了煤饼的渠道,照样敞开卖。
    用他的话说,打仗的目的未必全是仇恨,而是利润!
    满载煤饼的船照样在下关码头停靠,一手收钱,一手卸货。
    江宁绿营兵们如临大敌,坚决不许人下船。监视着卸货完毕,船离开才放心。
    但他们也不敢对船动手,否则城中断炊大家都没的好。
    ……
    刘武的水师,开始了定时巡航。
    凡是去往江宁的船只,全部扣留。不服从者,开炮击沉。
    江宁守军也有部分水战力量,但船偏小,船型老旧,仅能勉强日常巡航。对上李家军的战船,好似螳臂当车。
    刘武调来了一艘2200料的红单船,还有5艘嵇康号战船,就牢牢控制了江面。
    又在江心洲临时修筑营房。
    砍伐木材,垫高地基,修筑通风性能良好的屋子,供无需巡航的水手在里面歇息。
    夏季炎炎,甲板上晒死人。船舱内好似蒸笼,气味令人作呕。
    长期在船上,水手的患病率特别高。
    体力就是战斗力。
    战争在很多时候,不是比强,而是比烂。
    一场战役下来,往往是病死累死的,比战死的还多。
    吃不好睡不好的军队是打不了仗的。热腾腾的饭菜和黑火药的地位同样重要。
    以上经验有特例,但不多。
    ……
    高老爷经营的生意很广泛。
    从药材,到大米丶布匹都有涉足。在江宁的繁华闹市有半条街的产业,人送外号高半街。
    他的胞弟在安徽巡抚衙门做幕僚,儿子又中了举人。
    俨然本府望族,商人堆里的主心骨。
    在刘千的建议下,他先放风后囤积,一粒米不向外销售,门口的挂牌价却是天天换。
    商人逐利,其馀小型米商纷纷跟进。今日你涨4文,明日我涨5文。
    不过,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大部分米铺的供货渠道断了,城中存米最多的就是高老爷名下的5家米铺子。
    「牛爷,你说我这批货转手一卖,倒是有4倍的利润。可是往后呢?米仓卖空了咋办?老夫这几日打听了,进城门倒不是难事。难的是从哪儿筹集如此大量的白米?」
    刘千不露声色,继续追问:
    「又是为何?」
    「牛老弟伱没做过这大米生意,大宗买卖必定走水运。陆运成本太大,最重要的是江宁城周边全部沦陷,小批量的白米倒是好弄,大宗的只能从江北搞。」
    「贼兵战船封锁了长江,过不来吧?」
    「对喽。」
    ……
    高老爷遗憾的摇摇头,本来可以赚一座银山的。
    现在~
    他的夥计全部撒出城,在周边收购白米再走太平门悄悄运进城。
    正蓝旗第3参领第2佐领多隆大人,就驻扎在太平门。
    此门两翼皆是依托山势而建,位置重要。驻扎了5个佐领的八旗兵,还有200多号绿营兵,火炮32门。
    刘千不露声色,他和城外的主公一直有密信来往,知道当前的局势进展以及主公的一些心思。
    他暗自提醒自己,得绷住了。
    火候没到!
    等主公的大军全歼京师八旗援兵,江宁成为孤城,人心惶惶时,才是撺掇高老爷变本加厉疯狂涨价之时。
    主公想要的是一座主城相对完整的江宁城,还有东南第一大城百年积累下来的泼天财富!以及数十万破产的居民!
    这民心绝不能留给清廷。
    围城期间要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才能把清廷在江宁的民心给砸个稀巴烂。
    然后,主公进城。
    宣布将米价打到史上最低谷,敞开供应。并清算奸商,清算清廷旧官吏。
    届时,全城百姓都会热泪盈眶,跪在道路两侧高呼万岁。
    秦淮河里漂浮的都是民心~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