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蛰伏一年的海兰察,启动了渡江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果上奏,打包票已经斩断了吴军所有地下走私硝矿的链条。
    和珅于敏中他们只需要查出一个走私贩子,自己就是欺君之罪,不死也要脱层皮。
    「老爷,咱们还要继续跑吗?」
    「跑!」
    刘墉连续数月,在各省之间奔波,人又黑又瘦,背也佝偻了下来。
    他望着窗外的风雪,
    眼神呆滞的说道:
    「本钦差琢磨,吴军那麽大的火药消耗量要麽是来自老君山硝洞,要麽是来自临近省份。云贵陕不可能,陆运不现实。」
    亲信家人也苦不堪言,无奈的问道:
    「奴才愚笨。老爷的意思是?」
    「查水陆运输线,先去湖北。」
    ……
    硝石这一项,不止是刘墉头疼,李郁也很头疼。
    工业大臣杜仁再次找上门了,还带上了稚气未脱的军工署署长张承业。
    「拜见陛下。」
    「坐,狗儿你爷爷呢?」
    「爷爷偶感风寒,说不能让病气染到陛下,所以让我来了。」
    「又长高了!」
    杜仁笑道:
    「这小子吃的多,一个月一个样。」
    「不能光琢磨军工署那一摊子,要读书!寡人准备建一座学堂,你必须参加。」
    「是。」
    张承业满口答应,爷爷说过,老张家永远听陛下的。
    ……
    李郁问道:
    「工业口遇到什麽麻烦了?」
    「硝石短缺,硬木短缺。这两项资源关系到我吴军的根本,以后只会更加捉襟见肘。」
    「清廷对于硝矿查禁的越来越严了,我们给走私商的到岸价格已经是正常价格的5倍。就这样,数量还是在逐月走低。」
    杜仁点点头:
    「臣看过那份汇报,比半年前少了7成。乾隆这是玩了命的封锁我们。」
    「你有什麽想法?」
    「下次南洋再有船来。乾脆让商业口那边溢价5成收购硝石硫磺。同时告诉他,只要是海船,无论大小我们都溢价收购。」
    「我们的杜先生看问题依旧犀利,一语道破天机。」
    杜仁拱手,谦逊的说道:
    「陛下过奖了。南洋殖民者航海几千里,冒着无数风险,图的就是一个利字。相比正常人,他们的冒险意识更强,只要有足够的金子,他们能漠视一切法律和风险。」
    「准了。」
    ……
    参谋本部也搬到了苏州。
    原先的巡抚衙门,显然不够大了。于是将周围的4条街全部买下,作为办公场所。
    百姓们拿了相当高于市场价2成的银子,并无怨言。
    建筑署组织人手,先推平所有房屋。
    然后修筑了围墙,再修筑官署。
    考虑到扩容麻烦,乾脆就直接修筑2层砖石水泥小楼。
    建第1座小楼的时候,还是摸索着,进度不快。
    后面就越来越熟练了,只要材料到位,好似复制图纸。所有人隐约的体会到了标准化工业化的威力。
    ……
    谭沐光单膝跪地:
    「拜见陛下。」
    「坐吧。」
    「臣和麾下的参谋们根据当前形势,做了几份作战计划,请陛下御览。」
    李郁看封面,
    一份江西计划,一份仆从军计划。
    「你先给我讲讲。」
    「我们一致认为,先取江西对吴国意义重大。我们多一份钱粮税收,清廷就少一份税收,此消彼长,高下立判。江西乃东南腹地,据之南可下广东,西可进湖广。从此,长江以南的战局主动权在我。拿下江西,则我吴国西线防御无忧,南方无忧。」
    李郁反问道:
    「我们的兵力和弹药储备能支持吗?」
    ……
    谭沐光摇摇头:
    「勉力为之,可。然短时再遇下一场大规模战争,则危矣。储备弹药需要时间丶融合新兵提升战斗力也需要时间。吴国可稳扎稳打,可稳健蚕食大而腐朽的清廷,但不能败。」
    李郁松了一口气,速胜派=投降派。
    江南皮薄馅大,缺乏坚韧,内部松散。
    假如谭沐光乐观无比,他会考虑尽快换参谋大臣。
    问道:
    「所以?」
    「所以参谋本部所有同仁经过半个月的推演,一致建议组建冷兵器仆从军,以鲜血和尸骨徐推江西。」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