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春季攻势,滚滚南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3分畏惧,7分期待。
    这段时间,苗有林基本厘清了广东局面。
    潮汕宗族率先起事,被实力尚存的清军枪打出头鸟了。
    客家人和广府人有难解的矛盾,处于弱势一方的客家人本能的想抓住吴军这个救命稻草,借力打力。
    而陛下,在信中郑重的再三叮嘱自己。
    莫要介入土客矛盾太深,否则将来经营广东会有很大的阻力。
    无论吴国公开支持哪一方,都会令另外一方怨恨丶恐惧。
    而这种怨恨情绪会一代代相传,很难解决~
    杀戮?
    别说吴军不是杀人狂,就算十万吴军全员杀人狂也无法做到。
    ……
    「报,清军斥候和我军接触交手。斩杀斥候2人。」
    「知道了。」
    韶州府早已得知吴军来犯的消息。
    虽然大家在年前就预料到早晚会有这一天,可当靴子真的落地时还是有些紧张。
    城墙上,
    守军脸色凝重,很多人甚至在轻微哆嗦。
    人的名,树的皮。
    吴军凶名远扬,清军望风披靡。
    尤其是江北会战击毙海兰察和索伦兵,震慑力十足。
    这就相当于全歼74师的意义,战略意义很大。
    至少,
    全广东68000名绿营兵,没人认为自己比索伦兵更能打。
    ……
    「总指挥,有几个韶州府城溜出来的客民要见你。」
    「搜身,然后带过来。」
    苗有林很谨慎。
    越是这种乱局,自己越不能随便相信任何人。
    3名百姓,磕头行礼。
    「韶州府义民拜见吴国将军。」
    「起来吧,你们有何事?」
    「城中客民翘首以待天兵到来,清廷无道,我等不堪忍受其压榨,韶州客家人皆愿归顺大吴。」
    「好,好。」
    苗有林说了一些场面话,就打发了。
    留下3人面面相觑,他们是韶州客家首领赵德的子侄,提前半个月潜出城就为了等待今日。
    ……
    韶州府源源不断送出的情报,都是赵德在幕后所为。此人有举人功名,经商,颇有家资。
    最为难得的是他和历任官府都维持了表面的友好关系。
    属于典型的地方豪绅~
    据称,
    赵氏祖先是在崇祯初年携家从北直隶开始逃亡,一路逃至韶州府山区才停住脚步,成功躲过了北方的兵灾,也躲过了清军在广东的多次屠城。
    后来天下安定,赵氏才举家下山,购置宅子田产搬入韶州府城。
    清初,
    田土丶宅院皆低价。
    从康熙晚年开始,各类不动产价格节节攀升,虽三五倍亦不能得。
    赵家成功的实现了一次总财产的大增值。
    而南下的绝大部分客家人,在逃亡途中失去了家产,仅存其身。
    这些极少数能够保住族人和财产的人,后来就很自然的成为了族群首领。
    赵德,就是个例子。
    ……
    赵氏3个年轻人站在路边,望着吴军过兵。
    红黑军服丶燧发枪丶火炮,看的他们心里发热。
    其中1人嘀咕道:
    「军容严整,秩序井然,难怪打的鞑兵们节节溃败。」
    另1个心里默念着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丶当如是也。
    感慨道:
    「儿,终于明白爹爹的苦心了。」
    赵德在家经常念叨:
    暴力,是一切权力的根源。
    而军队就是高度组织的暴力集成,是至高皇权的根源。
    赵家,绝不能错过这个翻身的机会。一定要主动绑上吴国的战车~
    ……
    韶州城历史悠久,位置重要。
    是广州的北大门!
    欲破广州,必取韶州。
    韶州府城很特殊,
    这是一座水运地位远远大于陆运的城池。
    西边是武江,东边是浈江。
    两江夹1城,东丶西丶南三面环水,唯独北门,走陆路可至。
    城池的形状就像是是花瓶。
    对于进攻方来说,战宽略显狭窄。
    【此处提醒作者上图】
    所以说,
    第5军团只能从北面强行突破!
    ……
    城中有战兵7000人,另动员了民壮3000人。
    韶州知府孙晓欢,乾隆21年进士,籍贯苏州府昆山县。
    新任南邵连镇总兵连顺,是个从广州满城来的镶白旗人。
    连顺是个倒霉鬼,在广州满城一直不得志,喝凉茶街溜子10年。
    突然天降一顶硕大的武官顶戴,喜出望外,赴任后才知道原来是个送死的差事。
    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连顺鬼使神差冒出一句:
    「咳咳,孙大人,您和李郁是老乡哎,俗话说老乡见老乡~」
    孙晓欢年过5旬,苦笑道:
    「连大人说笑了,本官是苏州府昆山县人士,李逆是苏州府吴县人士。严格说起来,我们算不得什麽老乡。考虑到年龄差距,本官名列三甲时,他或才出生,我们想来是攀不上交情的。」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