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主力对决,兵不弄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0章主力对决,兵不弄险
    这场仗颇为诡异。
    清丶吴两军都很谨慎,忙着增兵!
    午时1刻,
    吴军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江北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林淮生来了。
    醒目的大纛旗下,
    林淮生内罩锁子软甲,外穿吴军制式军服,头戴飞碟盔,骑一匹黑马,威风凛凛。
    此时,
    战场刮起微风,带来阵阵凉意。
    天空并无云彩,故而无阴雨之虞。
    ……
    海兰察身穿镶黄旗棉甲,勒马伫立在军阵之后。
    他那鹰隼般的眼睛盯了一阵对面的主帅,不屑道:
    「贼酋还是个练家子。」
    凉州镇总兵哈马木恭维道:
    「在都统面前,什麽武林高手都是白给。」
    双方的主帅很悠闲,
    中低级军官很忙,忙着排兵布阵。
    吴军在东,清军在西,中间隔着3里。
    清军的阵型有3层。
    第1层是副将李久霖的炮营,120门各类口径的火炮。
    第2层(步兵)是延绥镇丶河州镇丶西宁镇丶宁夏镇。
    第3层(步兵)是太原镇丶兖州镇丶大名镇丶南阳镇。
    然后是中军,海兰察率一众高级将官所在。800索伦兵护卫中军,同时充当战略预备队。
    两翼是凉州镇丶肃州2镇马队。
    清军调兵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一般都是按比例抽调外省援兵,绝不超过本镇总兵力的5成。
    所以这些镇并不是倾巢而出。少的仅有千馀人,多的接近三千人。
    ……
    反观吴军,
    军阵就比较古怪了。
    最前凸出部是第1派遣军4个方阵,以及混杂在方阵周围的散兵小队。
    其后是第1军团。
    以营为单位,只列3排,在空中望去就像是一条细长的水蛇。再细看会发现其中混杂着很多抬枪手。
    再之后,是第2军团的步兵方阵,7个方阵一字排开。
    最后是近卫军团和中军。
    火炮居然布置在大军的两翼。
    总兵力对比:
    清军1万5千人。
    吴军1万1千人。
    火炮数量大体对等,都超过了百门。
    另外,清军两翼共计有2000马队,吴军则是全步兵阵容。
    如果海兰察不讲武德的话,
    背靠江北大营,他可以把6万兵全部拉出来。
    ……
    「总指挥,辎重营已经卸空了大车,让他们后移吗?」
    「不,到侧翼保护火炮阵地。」
    「是。」
    于是,吴军侧翼火炮阵地又多了一道辎重车组成的间断环形工事。
    海兰察耐心地看完了全部过程,
    对身边的人讲道:
    「吴军当中定然有欧洲军官。」
    哈马木一愣,问道:
    「都统如何知道?」
    「他们的军服丶兵器丶战法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欧洲军队味道,本官征讨准噶尔,征讨缅国都曾见过。」
    「伪吴王原来是个汉奸。」
    哈马木骂骂咧咧。
    ……
    吴军中军,
    苗有林皱眉:
    「世人都说海兰察是个妖将,暴躁冲动。下官怎麽观他,稳如老狗?」
    林淮生依旧面无表情,举起马鞭:
    「那我们就先攻一阵,擂鼓。」
    举着小红旗的传令兵,纵马从军阵间隙狂奔到阵前。
    高呼:
    「第1派遣军,进攻。」
    甲士方阵骚动,引来军官的喝骂。
    「注意阵型,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回头。」
    张老三如今是营官,盔甲更新叠代了。水力捶打成形的板甲丶可遮面铁盔丶锁子甲手套丶钢质长刀。
    他的身旁,
    是张老大,张老二,兄弟几人共用一张脸,长相十分相似。
    ……
    孤零零的4个方阵,踩着鼓点缓缓向前。
    张老三馀光瞥见,
    那群散兵居然从方阵间隙冲到了自己前面几十丈,心中暗想,这帮鸟毛还算仗义,打完了仗可以一起喝口酒。
    清军的炮声还未响起,
    这群散兵先开火了,枪声零星散乱。
    上百名散兵,或站或蹲,朝着各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开枪。
    甘州副将李久霖冷笑,
    心想这帮江南兵真搞笑,隔着小2里就开枪,你咋不隔着长江射击呢?
    突然,
    身边一声惨叫。
    一名手持火把的炮手居然中弹倒下了。
    倒下的时候,火把撩到了引线。
    轰。
    红衣大炮喷出火焰,笨重的炮车向后猛地一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