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秋季攻势的第一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7章秋季攻势的第一步
    船队路过安庆府,清军戒备森严。
    明亮站在安庆城头,脸色十分的难看。「贼势已成」这句话萦绕在他的心头,好似一块大石头。
    幸好不是来攻打安庆的,而是溯江而上,目的地不言而喻。
    明亮当即写急报3份,分别呈送京城丶嘉亲王丶还有江北大营。
    忙完这些,他又骑马赶去造船处。
    工部的3位郎官天天在工地转悠,一丝不敢怠慢。
    「诸位辛苦了。」
    「明大人辛苦。」
    明亮指着南面,脸色凝重的说道:
    「刚才贼兵船队过境,诸位都瞧见了吧?本官放心不下造船处,万一~」
    一位工部郎中,连忙笑着解释道:
    「大人,请随下官来。」
    ……
    一处山坡上,视野开阔。
    工部郎中讲解道:
    「大人请看,造船处乃是设在支流的上游,距离入江口足有4里。」
    「江岸新设炮台2座,驻扎绿营500人。」
    「这还不止,下官和几位同仁还督造了胳膊粗的长铁链20条,横贯河面。」
    明亮拿起千里镜,果然如此。
    河面每隔10丈就有一道铁链,大船无法通行。
    这名工部郎中矜持的一笑:
    「若要过去,先得派水手携带巨斧慢慢的砍铁链。这活儿费工费时,怕是要干到过年。」
    哈哈哈哈,众人欢快的大笑。
    铁链锁大江,这可是老祖先的智慧,错不了!
    明亮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笑道:
    「本官请诸位喝酒,小酌怡情。」
    ……
    3个时辰后,船队抵达池州府。
    兵员开始按照顺序下船,井然有序。
    不过明显有很多人晕船,走路步伐摇晃,脸色难看至极。
    好在可以入城休息。
    水陆联运,装卸武器装备是最复杂最费时的,需要机械和经验老道的工人。
    码头边,5座吊车一字排开。
    滑轮和吊臂在人力的协助下,从船舱内吊出重炮。
    每座吊车都有1人指挥,15人发力协作。
    他们都戴了牛皮手套,防止手掌受伤。
    制作手套不存在技术难度,1000双手套的单子外包给了一位松江府的皮革商人。所有戴上手套的人都感激涕零。
    李郁不担心泄密,因为清廷压根不会在劳保用品上花一钱银子。
    他们只想抄袭自己的火炮技术!
    所以当前的火炮生产基地仅有一处:西山枪炮厂。
    马钢将钢铁材料送到西山码头,枪炮厂造出各型火炮后再运抵各军团丶各城池。
    ……
    傍晚,码头停止了劳作。
    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倒是让疲惫的第2军团士兵们睡了个好觉。
    雨天促进睡眠。
    次日清晨,苗有林一咕噜爬起来,他有任务!
    王爷有令,前出150里在黄石矶筑数座棱堡,作为大军的前哨站。
    水陆并进。
    筑城所需物资丶火炮由水师协助运输。步兵则是走陆路,熟悉沿途地形和道路情况。
    行军需要4天!
    参谋本部来了一个幕府师爷出身,叫张昌光的家伙,一路上东张西望。
    「嘿,我说你瞧什麽呢?」
    「回副总指挥,属下有一项任务,评估四轮车厢的运输效果。」
    苗有林不再吭声,骑在马上闭眼行军。
    从池州府向西有20里路是水泥路面。之后就是原先的官道了,坑坑洼洼十分凑合。
    ……
    走水泥道路的时候,四轮骡车确实很好用。
    滑动轴承的噪音变大后,车夫会及时刷点油脂,其他一切正常。
    而离开了水泥道路,体验感一落千丈。
    因为要避开路面的水坑,车厢不时左右摇晃抖动,吱嘎声不绝于耳。
    张昌光一一观察,仔细记录在本子上。
    好在车厢四周有木板,货物不至于被晃掉了,也省去了平板车捆绑货物的烦恼。
    苗有林见他眉头紧锁,就笑道:
    「我给你个建议,把周围的整块木板围栏换掉。换成每隔半丈,楔入一根四棱木柱。」
    「空隙怎麽办?」
    「麻绳连接所有木柱,搞密一些。又减重,又省料。」
    他琢磨了一会,眼睛亮了:
    「妙啊,苗大人,您可真神了。」
    苗有林嗤之以鼻:
    「对了了,你们用这个什麽鲸鱼油刷车毂?」
    「是啊,效果很好。」
    「好个屁啊,捕杀鲸鱼多费事。你不如去榨蓖麻油,一样好用,价钱不贵。」
    「真的吗?」
    「我苗某人这辈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