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乾隆的执念,只有和珅能满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皇上你好。
    粤海关监督乃是在和府吃过自费捞面的心腹,绝对不敢胡咧咧。
    御史言官可能会嗅到一点风声,但是兹事体大,绝对不敢揭盖子。
    夷商嘛,得了好处自然会闭嘴。
    广东民间可能略有非议,但隔着好几千里也传不到紫禁城,不影响大局。
    只有钱峰那个二愣子,改日修书一封即可。
    此人虽然混帐,可还是有大局观的。事关大清社稷,他不会出来攻击自己。这一点,和珅看透了钱峰。
    ……
    乾隆似乎沉浸在一种难以表述的成就感中,缓缓说道:
    「传旨,赏粤海关监督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嗻。」
    秦驷立即把口谕传给了殿外随时待命的小太监,匆匆书写后就送去军机处。
    1个时辰后,旨意就会正式发出。
    「和珅,你掌管户部辛苦了。」
    「主子~」
    和珅突然的哽咽,并不全是演技,而是真的有些感动。
    乾隆这主子,对皇后丶妃嫔丶儿子丶臣子都是比较刻薄的。无论之前多麽青睐,只要你一犯错,他就立即翻脸。
    今日简在帝心,明日就能流放宁古塔。
    「许多臣工不理解朕的难处,他们不明白,没有银子就没法维持这麽大的帝国。」
    「奴才明白。」
    「朕知道你是明白人。你兼着军机处大臣,阿桂不在京,你多上心。」
    「奴才当肝脑涂地。」
    和珅郑重的磕头后,退出了水帘殿。
    没过几日,宫中就传出了赏赐和珅双眼花翎的消息。
    京城震惊!
    许多人私下猜测,军机处三巨头的局势要变了。
    于敏中大约是老迈了,逐渐日落西山。阿桂已经是新一任的军机处首席大臣。
    而和珅,大约就是下一任了。
    一时间,和府门口车马如云。
    顺天府派来维持秩序的差役,光是捡马粪,每天都能装满一箩筐。
    ……
    兵部最近很忙,
    除了督造大炮,还要重新厘清北方数省的绿营兵力状况,主要是陕西丶甘肃丶河南丶山东四省。
    同时还会同理藩院,欢迎不日即将抵达的漠北蒙古土谢图汗部,以及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诸王爷进京。
    漠南蒙古,又称为内藩蒙古,包括科尔沁部丶察哈尔部丶土默特部等。
    漠北蒙古,又称为外藩蒙古或者喀尔喀蒙古。包括土谢图汗丶三音诺颜丶札萨克图等。
    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包括准噶尔部丶和硕特部丶土尔扈特部等。
    距离越近的,越忠诚。
    若不是乾隆大兵压境,抹掉了准噶尔部,手段狠辣,漠西蒙古根本不想听话。
    以上,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而乾隆特意徵召土谢图汗部王公,和土尔扈特汗入京,目的很复杂。
    清廷的制衡权术,大约是所有王朝当中玩的最6的。
    仔细研究整个帝国,发现处处皆是制衡。
    满,制汉。
    汉官清流,制满人亲贵。
    蒙古十数部,势力均衡,互相制。
    朝堂更是如此,永远有两个集团并立。倒了一个,就立即扶起一个新的。
    更不必说,皇族制满,满八旗制蒙八旗,蒙八旗制汉八旗,汉八旗制绿营,绿营又制民。这麽一套缜密的金字塔制度了。
    还有以汉制土,以士绅制民,以关内八旗制关外八旗,等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
    赢家只有一人,皇帝!
    ……
    如果说,在1776年的这个夏天。
    谁最了解清廷的制衡之术,除了乾隆本人,大约就是李郁了,没有之一。
    这麽一套帝王术,乾隆甚至不敢提前传授给皇十五子,永琰。而是准备再等几年,待身子骨实在熬不住了,再传授给他。
    做皇帝也挺难的,
    怕储君太愚钝,又怕储君太精明。
    永琰为人温良敦厚,可万一听了这套制衡精髓,反过来制衡皇阿玛怎麽办?
    生在帝王家,信任他人是一种危险的品质,好似飞蛾扑火。
    他人,是指任何人。
    包括生我的,我生的,帮我生的。
    这倒不能归咎于人品,而是皇冠过于诱人。
    某种程度上说,乾隆和李郁倒是有一些共同语言,比如说权术,比如说看透人心。
    当然了,
    李郁肯定比他要博爱丶善良丶正直丶先进!
    在尚未拿下江宁城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基调,多抄银子少死人!
    ……
    李郁,回到了他忠诚的苏州!而且是西山岛熟悉的作战指挥室。
    「主公到。诸位,起立。」
    啪,武官文官纷纷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